二、学生集体的教学论意义

学生是生活于集体中的人,而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在集体中学习, 有助于产生“共生效应”和平行影响。我国古代的教育论著《学记》中指出, 大学教学“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并将“乐群”、“取友”作为考察学生学业与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可见古人对学友的重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时,也指出“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不仅可以产生效用,而且也可以产生愉快(因为人人乐于劳动的时候有伴侣),因为他们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①实践表明,学生集体的教学论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一)学生的同伴交往

学生的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之间一种共同活动并互相协作的关系。在同伴关系中,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处于相似接近的水平, 相互之间是平等互惠的关系,很容易产生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源于美国中小学的伙伴教学,正是以学生的同伴交往为基础的。伙伴教学的基本做法是: 让一个学生去教另一个学生,前者为施教者,后者为受教者。伙伴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称为“跨龄伙伴教学”,即由较高年级学生个别指导较低年级学生;一种称为“同龄伙伴教学”,即由同一班级或年级内的学生充当施教者。从伙伴教学的基本主张可以看出,它是十分重视学生间同伴交往的教学论价值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曾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多少有点取决于你与谁一起上学。这里有一种共生效应。”学生间的同伴交往, 实质上就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是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个体经验的交流的。

(二)学生的分组区别

鉴于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程度差异,教学中往往采取分组区别的策略。而学生小组一旦成为教学或学习的单位,其教学论意义值得研究。70 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理论, 即是以重视学生小组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为其特色的。这从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合作学习的阐释中可见一斑。如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嗄斯基博士认为,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一些由二~六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

① 《大教学论》,第 139 页。

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尽管目前各国的合作学习理论不尽相同,但在重视学生小组的组建并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这点上却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从集体动力学角度来看,“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a)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b)互助,力使小组成功;(c)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①

(三)学生的班级建设

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多是在班级中进行的,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要求教师面向学生班级集体实施教学,而不是面向个别学生。同时,学生班级集体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客体,而且也是学生个体学习的背景、条件,还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一个良好的集体,不仅作为一种影响源自发地对其成员产生作用,而且确实可以成为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自觉地培养和塑造人。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一般说来应当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严密的组织纪律、正确的集体舆论,以及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教师在良好的学生班级中教学,可以获得顺利成功和愉悦体验,而良好的班级集体又是教育培养的结果,所以教师应致力于通过长期教学,与学生一道建设良好的班级集体,同时通过良好的班级集体,影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在班级集体建设中,还会自发地形成学生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常常具有双重作用,当非正式群体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情况下,能够成为班级集体的辅助力量,有利于班级集体任务的完成。否则,会成为班级集体的异己力量,削弱甚至阻碍班级集体目标的实现。教师应注意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善于引导和教育学生非正式群体,使之成为班级集体的积极力量。实践表明,学生非正式群体只要引导有方,是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