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控优化教学环境的策略

根据上述要求和原则及教学环境诸要素的特点,我们提出以下几项调控优化教学环境的策略:

  1. 整体协调策略。这一策略是指在教学环境的调节控制过程中,无论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要有全局观念,要从整体上对教学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划调整,以便把各种环境因素有机地协调为一个整体。构成教学环境的因素颇为复杂,它们既有物质的,又有心理的,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

在具体的调控优化过程中,我们需将学校的校舍建筑、校园绿化、室内外装饰布置、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积极向上的校风的形成等内容作为整体来加以全面考虑和控制,并将这些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协调一致起来,使它们向着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向发展。

  1. 增强特性策略。这一策略是指在调控优化教学环境的过程中,环境控制者可以通过增强或突出环境的某些特性,有意形成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来影响教学活动及师生的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行为,环境的不同特性能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适当突出环境的某些特征,可以大大增强环境的影响力,使师生的行为发生理想的变化。例如,适当突出环境的反馈特性,在学校里师生进出的主要通道口,郑重立上一架醒目的大整容镜,这对整饬师生衣容,约束师生言行,自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再如,在讨论课上将课桌摆成圆圈,可以增强讨论的气氛,提高讨论效果。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适当张贴一些中外著名学者、科学家的照片或画像,并在上面写上这些学者、

① 苏霍姆林斯基著《帕夫雷什中学》,第 149 页。

科学家的国籍、出身、生卒年份和主要成就或留下的著名格言,将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上进。在队会上,悬挂鲜艳的少先队队旗,可以增强队会庄严的气氛,形成陶冶学生情操的良好环境等等。

  1. 利用优势策略。这一策略是指在教学环境的调控优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有利环境条件,为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实践证明,利用学校已有的有利条件创建良好教学环境,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一般来说,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环境条件上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但任何学校在环境方面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已有的环境优势,就有可能推动整个教学环境的改善,从而给教学环境的建设带来突破。例如,南方的学校可以利用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等自然优势,在校园里广植花草树木,用绿来打扮美化环境。老区的学校可以利用当地光荣的革命传统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以此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每个学校只要充分挖掘,都可发现自己环境条件上的潜力和优势。

  1. 筛选转释策略。这一策略是指在调节控制教学环境的过程中,要对存在于教学环境中的各种信息进行一定的选择转比处理,实现信息优控,使信息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

近年来,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学校通过广播、电视、书刊等渠道接收越来越多的社会信息。丰富的社会信息对于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起到了增广见闻、开拓思路的作用。但是,社会信息本身是良莠混杂的,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青少年学生社会经验少,识别能力弱, 信息往往不易正确地分辨选择。他们可能对积极的信息持怀疑或排斥的态度,而反过来去追求和接受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这就容易形成对青少年的“信息污染”。因此,教学环境建设不能忽视信息因素,应当把社会信息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加以调节控制。教师应当对大量涌入学校的各类社会信息进行及时的筛选转释处理,保留有利于教学、有益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各种信息,并利用有益信息排除不利信息的干扰,将自发的信息影响转化为有目的的信息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须进一步指导学生分辨和选择信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筛选信息,用良好的信息来丰富自己精神生活,增强抵制不良信息影响的能力。

  1. 自控自理策略。这一策略是指教育者不仅自己要重视调节控制教学环境,而且要重视学生在调节控制教学环境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控自理环境的能力,使学生自己学会控制和管理教学环境。

同教师一样,学生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学生在教学环境的改善和建设中往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一切工作,几乎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例如,良好校风和班风的建设,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持,校园的绿化与美化,室内的装饰与布置,以及学校纪律与秩序的维护等等,都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如此,教育者应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环境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于教学环境的责任感,提高他们控制环境和管理环境的能力。只有这样,创建良好教学环境的工作才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业已形成的良好教学环境才能得到持久的维护,教学环境将会在学生们自觉自愿的不懈努力中变得越来越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