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风格及其意义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①它指的是优秀教师教学艺术的风格,既不是泛指一切“教风”,也不包括不良的矫饰作风。只有在教学领域里善于总结经验、摸索教学规律的教师,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风格。雕塑艺术家罗丹甚至说:“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其实,在教学中也可以这么说,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才是美的。因为人们一般总是把教学风格看作一个教师达到高度成功时才具备的重要标志。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有不少人认为教学风格仅是教学语言、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形式方面的东西,而否认教师教学思想对教学风格的意义,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意义上的教学艺术,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在纯粹形式上谈教学艺术,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所以福楼拜强调说风格是思想的血液,别林斯基也说风格是“思想的浮雕”。可以说教学风格根源于思想内容而表现于外部形式。如果背离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只是在某种形式和方法上搞花架子,则只能形成风格的僵化躯壳,而不可能具备风格的生命活力。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及其表现。教师的创造性在教学上的表现就在于带上鲜明的个人特色。有些人做了一辈子教师, 但充其量也不过是知识的搬运工,教科书的传声筒罢了,教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两脚橱式的书呆子,“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脑筋去使自己变聪明”。而有些教师的教学,从内容理解到教的方式方法等,都有自己的东西, 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在教学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因为创造性的教学是不会为一种固定模式所制约的。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已经成熟,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他在教学艺术上是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就会在教学的几乎所有方面表现出来,并且每个教师的风格都不会与其他人雷同。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了,则说明他在教学艺术上已经走向成熟了。对于教学艺术成熟的教师,我们仅凭其课堂教学实录,就能准确无误地道出执教者的姓名来。因为他们已获得了独具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
教师教学风格的形式,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因为教学风格是教师人格和个性特征在教学上的全面反映,而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假如孩子离开你时是灰色的、
① 李如密《教学风格初探》,《教育研究》1986 年第 9 期。
无个性的,那就意味着你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东西,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恐怕没有比这种结局更令人痛心了。因为,我们称之为‘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的创造。”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其影响方式可能是潜移默化的。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有待深入细致地探讨。可见,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确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学生成长的重要教育影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