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

教学风格一般来说都具有哪些特点呢?这是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真正把握住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才可使教学风格成为每个教师在教学艺术实践道路上的自觉追求。我们认为,教学风格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一)独特性

席勒曾说,最理想的风格就是具有“最高度的独特性”。老舍也说:“风格是各种花的特有的光彩与香味。”因为每个教师都有与众不同的师承、教育、个性、学识、习惯以及生活际遇等,这种主体自身的独特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所以我们才说,教学风格就是教师本身。并且,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就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表现出其本质特色——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独特的内容处理。对于整个教学内容, 教学风格不同的人,其处理方式也不会相同。所以,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 既是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采取的相应措施,更是教师教学风格独特性的表现。如有的善于归纳概括,有的长于演绎分析;有的善于变零为整,总体把握;有的长于化整为零,重点讲授⋯⋯各具特点,各有千秋。(2)独特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工作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师不同的个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之一,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既包括教师对现有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又有对新型教学方法的创造。(3)独特的表达方式。有的语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富于论辩性和说服力;有的语言优美动听、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有的语言词汇华丽,有的语言朴素纯实;有的语言庄重典雅,有的语言幽默诙谐。这些表现殊异的教学风格特色,都是教师智慧的花朵、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二)多样性

这里说的多样性的教学风格,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1)就教师整体来说,教学风格应是多样化的。所谓“百花齐放”,应指齐放的百花各具异彩, 风姿不同,而不是一百朵同样的花齐放。在教学中,因为每个教师的思想、气质、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教学能力不同,在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实际从事教学活动时,都会有自己选择和侧重的角度,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方式方法,自己创造出的教学风格。这种艺术创造,反映着各种独特的个人教学特点,从而形成教学风格的多样化。同时,学生个性和学风上的差异也带来了对于教学风格的选择性,教学风格的多样化正可满足这种需要。(2) 就教师个体来说,教学风格的多侧面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所谓“不离其宗, 但要万变”,就是说的教师在基本的教学风格前提下,还要注意风格的多侧面发展。因为教学艺术原本就是最灵活、最辩证、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在稳定中求变化”。教学内容有文体风

格的不同,教学对象又有各自的年龄特征,那么教师就要注意因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教学客体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教法与风格。因为只有具备多样性的独特风格才能避免刻板单调,正如列宁所说:“多样性不但不会破坏在主要的、根本的、本质的问题上的统一,反而会保证它的统一。”优秀教师们在教学风格追求上的成功先例,也给了我们诸多有益的启发。

(三)稳定性

教学风格一旦基本形成之后,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这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这正如高级建筑师戴念兹所说:“风格是共同特征在表现上的不断重复。”也就是说,教学风格是某些特点的一贯表现呈稳定状态的标志。而这种稳定性仅仅是相对意义上的,因为教学风格的相对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艺术追求上的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更不是没有创造性可言的单纯重复。换句话说,教学风格的相对稳定性只不过是一个教师只为他个人所有而为他人所无的风格独特性在流变过程中的延续罢了。(1)教学风格的相对稳定标志着教师在经过一段探索之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才能、审美理想的位置和目标。这种稳定性表现为教师教学思想的基本完善、教学方法的富有成效,以及教学个性的定型成熟。同时,教学风格的稳定性也是我们之所以能够辨认每个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基础和前提。(2) 教师教学风格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既不断创新,又有相对稳定性。否则,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眼花缭乱、变化多端,只能使学生应接不暇,穷于适应,是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我们研究教师的教学风格,不能离开教学对象学生的学习实际。衡量一个教师教学风格是否优秀,要看它是否能够促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在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去实践自己一贯的卓有成效的教学主张,把着眼点放到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上,才会形成稳定的教学风格,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发展性

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趋向完善的。教学风格的发展性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含义:(1)教学风格的发展性,指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完成的,而需要经过一个探索发展的过程。如上海实验小学的特级教师袁瑢的教学风格形成过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她原是一位在大学只读过一年书, 未读过教育学、心理学的青年人。当她一踏上小学教师的岗位,为了上好第一节课,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备课,结果第一课却上得很糟糕。但是袁瑢并未气馁,此后她贪婪地不知疲倦地阅读了有关介绍老解放区教育经验和苏联教育经验的书籍。开始是照搬,效果时好时坏,后来才逐渐摸索出自己的路, 形成了“细、实、活、深”的教学风格。上述事例说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并非神秘的,而是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这也告诉我们,每一个教师, 都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关键是看你能否在艰难的教学艺术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2)教学风格的发展性,还指教学风格基本形成后,并非就固定不变了。因为教学风格一旦成为固定的模式,不能突破自己反为其所束缚,便失去其生命力了,所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应注意在稳定中求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有时候突破自己比突破别人更难。因为一个人的教学一旦形成某种教学风格定势后,其稳定性往往发展为一种保守的惰性,教

学风格就会日趋老化,变得苍白无力。而只有不断地学习别人,突破自己, 完善个人教学风格,才能有效地保证其教学风格的活力,这也是每个以教学艺术为执著追求的教师应该明确意识到的。

以上所述教学风格的四大基本特点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只要多样性不要独特性,教学风格的探索和追求就会失去目标和主导;如果只要独特性不要多样性,则不利于教师创造个性的充分施展和发挥;如果只有稳定性而没有发展性,教学风格就不能丰富和完善;如果只有发展性而没有稳定性,教学风格必然会失去其主导特征,也很难形成高度成熟的风格。但是,其中独特性乃是教学风格的根本特点,如果教学风格没有独特性,就会失去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也就不会有其余的特征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