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地理学的发展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继承古代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中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研究也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无论是地志著作的编纂,还是沿革考证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有清一代,先后由个人或官方组织,完成了多部全国性地理志著作。主要有《明史·地理志》;顾炎武(1613~1682)《天下郡国利病书》(120 卷)、《肇域志》;顾祖禹(1631~1692)《读史方舆纪要》(120 卷); 陈芳绩(?~1670 左右)《历代地理沿革表》(47 卷);徐乾学(1631~1694)

《舆地备考》、《舆地志余》、《舆地记要》;杨丕复(1780?~?)《历代舆地沿革表》(40 卷);段长基(1780?~?)《历代疆域表》(3 卷)、

《历代沿革表》(3 卷);李兆洛(1769~1841)《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20 卷)、《清地理韵编》(2 卷),以及官修《大清一统志》等。其中尤以《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记》、《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地理沿革表》、《大清一统志》等最为重要。

在地方志方面,清王朝非常重视方志的修纂工作。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 年)为配合《一统志》的编修,康熙帝就曾命各省督抚聘集宿儒名贤,

接古续今,纂修各省通志。同时将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 年)河南省巡抚贾汉复主修的《河南通志》颁著天下为式,促进了一大批地方志著作的出现。清中叶,政府仍重视地方志的纂修,雍正六年(公元 1728 年)十一月二十八

日上谕就曾针对修志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①。次年(公元 1729 年) 还颁布了规定各州县志每六十年一修之例②。当时除了官方组织系统修志外, 也有许多学者积极参予私家修志工作。因此,不仅出现了数千种志书,而且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地方志著作。

据陈正祥教授估计,目前世界上有中国地方志著作约 11000 种①。而见

于《中国地方志综录》的至少有 8000 多种。据我们统计,其中清代约有 5298 种②。优秀的有:乾隆《历城县志》、《诸城县志》、《太仓州志》、《宁波府志》、《汾州府志》、《汾阳县志》、《松江府志》、《西宁府志》、

《朝邑县志》;嘉庆《广西通志》、《湖北通志》、《浙江通志》、《安徽通志》、《扬州府志》、《长安县志》、《咸宁县志》;道光《湖广通志》、

《雷州府志》、《泾源县志》;雍正时的《畿辅通志》、《贵州通志》,以及缪荃荪(1844~1919)的《顺天府志》等。

特别是这一时期结合方志的编修,许多学者进行方志理论的探讨,并逐

① 《清世宗实录》卷七十五。

② 《吉安府志》定祥序:“志例每六十年而一修”。

渐建立起一套方志学理论体系。当时著名学者如钱大昕(1728~1777)、孙星衍(1753~1818)、洪亮吉(1746~1808)、戴震(1723~1777)、章学诚(1738~1801)等,都发表过有关方志学的理论见解,参加过具体的方志编纂的实践活动,使这一时期的方志学不仅在编纂数量上,而且在理论上, 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还要特别提及的是,作为方志组成部分的边疆域外地区的地志研究、著述,在清代有了突出的发展。

关于边疆域外的史地研究,在清代前期即已开始。在鸦片战争前已出现的有《柳边纪略》(杨宾著)、《宁古塔纪略》(吴桭巨著),以及祁韵士的《西域释地》、《西陲总统事略》、《藩部要略》、《西陲要略》,徐松

(1781~1848)的《西域水道记》、《元史西北地理考》、《西夏地理考》、

《新疆识略》以及《明史·外国传》等边疆域外地理著作。但当时的研究, 主要限于对东北、蒙古、西北各地的风土见闻等记载,以及历史地理考证研究。

据陈正祥教授估计,目前世界上有中国地方志著作约 11000 种①。而见于

《中国地方志综录》的至少有 8000 多种。据我们统计,其中清代约有 5298 种②。优秀的有:乾隆《历城县志》、《诸城县志》、《太仓州志》、《宁波府志》、《汾州府志》、《汾阳县志》、《松江府志》、《西宁府志》、《朝邑县志》;嘉庆《广西通志》、《湖北通志》、《浙江通志》、《安徽通志》、

《扬州府志》、《长安县志》、《咸宁县志》;道光《湖广通志》、《雷州府志》、《泾源县志》;雍正时的《畿辅通志》、《贵州通志》,以及缪荃荪(1844~1919)的《顺天府志》等。

特别是这一时期结合方志的编修,许多学者进行方志理论的探讨,并逐渐建立起一套方志学理论体系。当时著名学者如钱大昕(1728~1777)、孙星衍(1753~1818)、洪亮吉(1746~1808)、戴震(1723~1777)、章学诚(1738~1801)等,都发表过有关方志学的理论见解,参加过具体的方志编纂的实践活动,使这一时期的方志学不仅在编纂数量上,而且在理论上, 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还要特别提及的是,作为方志组成部分的边疆域外地区的地志研究、著述,在清代有了突出的发展。

关于边疆域外的史地研究,在清代前期即已开始。在鸦片战争前已出现的有《柳边纪略》(杨宾著)、《宁古塔纪略》(吴桭巨著),以及祁韵士的《西域释地》、《西陲总统事略》、《藩部要略》、《西陲要略》,徐松

(1781~1848)的《西域水道记》、《元史西北地理考》、《西夏地理考》、

《新疆识略》以及《明史·外国传》等边疆域外地理著作。但当时的研究, 主要限于对东北、蒙古、西北各地的风土见闻等记载,以及历史地理考证研究。

自鸦片战争以后,关于边疆域外地理研究的情况大有改变,一方面研究人员增多,二是研究内容有了新的方向,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据对清代有关地理著作文献的分析统计,仅研究西北地区边疆史地的著作,约有 200

①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方志的地理学价值》,三联书店,1983 年版。

②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统计为 5518 种。第 342 页,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

多人、300 多种,其中 80%的研究著作是在清道光以后至清末这段时间出现的①。出现了黄沛翘、曹廷杰、何秋涛、魏源、徐继畲等著名边疆域外地理研究者。著作有沈垚(1798~1840)的《新疆私议》、张穆(1805~1849)的

《蒙古游牧记》、何秋涛(1824~1862)的《朔方备乘》、龚自珍(1792~ 1841)的《乌梁海表》、《蒙古图志表》、《西域置行省议》、朱一新(1846~

1899)的《东三省内外蒙古地图考证》、曹廷杰(1850~1926)的《东三省舆地图说》、黄沛翘的《西藏图考》、屠寄(1856~?)的《黑龙江舆地图及图说》,以及魏源(1794~1856)的《海国图志》、徐继畲(1795~1872) 的《瀛环志略》、同康庐的《中外地舆图说集成》(光绪二十年,即公元 1894

年刊印)、萧应椿的《五洲述略》(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 1902 年刊印)、

王先谦的《五洲地理志略》(宣统二年,即公元 1910 年刊印)等。

这一时期,清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士大夫倍感痛心疾首,所以,许多人是抱着“以求抚驭之宜”“徐筹制夷之策”的目的从事边疆史地研究的。他们或旁搜博采,援古证今;或亲历边疆实际考察。因此,这一阶段除了一般的考证、见闻记述研究外,研究工作往往是与时政紧密相关。如黄沛翘在《西藏图考》中就说道:“今英吉利占据五印度,兼并廓尔喀、哲孟雄诸部,铁路已开至独吉岭,其言重在通商,而唐古特部众又复迭次阻挠,难保不发生变故,且边界汉番杂处,万一乘机窃发,处处堪虞,是则南界之防,尤今日之急务也。”曹廷杰在他所著《东北边防辑要》一书中,更是重点介绍山川险要以利防守,并在书中指出何秋涛之所以著《朔方备乘》,是与“俄人乘隙窥我东北”有直接关系。何秋涛自己也在该书的叙言中说,他写《朔方备乘》是为了“备国家缓急之用”的。

此外,在清代的传统地理学发展中,还出现了一些汇集历代地理著述的类编型著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方舆类汇编、《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以及清末王锡祺(1855~1913)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国历代重视河渠水利事业,因此,有不少专述河渠水利,以及河流状

况的著作存世。清代较之过去各代更有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关于当时全国河流水系状况和历代水利资料汇集的著作。主要有:黄宗羲(1610~1695)

《今水经》(1 卷);姜宸英(1628~1690)《江防总论》(1 卷)、《海防总论》(1 卷);傅泽洪(1640?~?)等撰的《行水金鉴》(175 卷);黎世序等的《续行水金鉴》(156 卷);齐召南(1703~1768)《水道提纲》

(28 卷);王太岳(1722~1785)《泾渠志》;赵一清(1722?~?)《直隶河渠志》(132 卷);戴震《直畿河渠书》(110 卷);程瑶田(1725~1814)

《水地小记》(1 卷);李元(?~1816)《蜀水经》(16 卷);陈揆(1780~ 1825)《六朝水道疏》;徐松《西域水道记》(5 卷);陈沣(1810~1882)

《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7 卷)等。其中以《行水金鉴》、《水道提纲》、

《西域水道记》等,尤为重要。

成书时间很早的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在长时间中,主要靠相互传抄、翻刻流传,因此,到清代时,各种古代地理著作的版本就比较多。它们相互之间都有缺漏、差异,甚至造成意思上的矛盾。加之中国上古、中古语言、文字变化较大,后人对古人著作的理解因时代不同,文字的解释上也各有差异; 思想上的理解更是各有见解。这些都为后代阅读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由

①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方志的地理学价值》,三联书店,1983 年版。

乾隆时期兴起的“考据”学派,其最主要的工作,首先便是对古代著作进行文字、版本上的整理、校勘和意义(内容)上的注释,在地理学方面,用力最勤、成绩最显著者,主要是对《禹贡》、《水经注》,以及正史《地理史》的校勘、注释。

关于《禹贡》的校勘,主要有胡渭、徐文靖、程瑶田、丁晏等。清初胡渭(1633~1714)曾著有《禹贡锥指》20 卷,地图 47 幅。搜集历代方志舆地著作史料,对《禹贡》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考释注解。还对所谓“禹河”(传为大禹治水后的黄河下游河道)在历史上的迁徙,以及汉、唐、宋、元、明代黄河河道进行了精密考证。此后,徐文靖(1667~1757)在胡渭研究的基础上,又旁引、参校其他版本著作,写成《禹贡会笺》12 卷,总汇各种解释校注成果。程瑶田则著《禹贡三江考》,专门考释长江。丁晏(1794~1875) 所著《禹贡锥指正误》,主要是对胡渭校注中的一些错误进行辨析、补正。

关于《山海经》的校勘,主要有毕沅(1730~1797)的《山海经新校正》

(18 卷),郝懿行(1757~1825)的《山海经笺疏》(18 卷)。毕沅主要对

《山海经》的篇目、文字、山川等进行了考证,尤其是在山川方面,加强了地理内容的考释。郝懿行较毕沅晚,他的著作除了文字等校释外,对山川方位等论证,多与毕沅相同。

关于正史《地理志》的校释,当时用功的人很多。主要有:钱坫(1744~ 1806)撰、徐松集释的《新斟注汉书地理志集释》(6 卷);汪远孙(1794~

1836)的《汉书地理志补校》(2 卷);全祖望(1705~1755)的《汉书地理志稽疑》;毕沅的《晋书地理志新校正》(5 卷);洪颐煊(1765~1833) 的《汉志水道疏证》(4 卷);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2 卷);吴卓信的

《汉书地理志补注》(103 卷)等。他们订补了《地理志》中的不少错讹之处。

关于《水经注》的校勘注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自问世以来,即被后人广为刊印、传抄、引用。到宋代,版本间已有了较大差异,所以金代开始,即有人进行《水经注》的版本、文字整理校订,但直到明代朱谋讳的《水经注笺》,都不十分精慎。到了清代,对《水经注》的校勘研究,一下成了一门用功最多的学问,几乎清代第一流的学者,十有八九都校注过《水经注》。其中清初有黄宗羲、顾炎武、顾祖禹、胡渭、黄仪、刘献廷;清中叶有齐召南、全祖望、戴震、赵一清、孙星衍、段玉裁;清晚期有陈沣、王先谦、杨守敬、熊会贞、丁谦等。其中校注《水经注》最有名的是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王先谦、杨守敬。而尤以清中期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的文字、版本整理为重要。全祖望著有《全氏七校水经注》,赵一清有《水经注释》,戴震有《水经注》。他们通过文字、版本的比较校勘,校理清楚了《水经注》在传抄过程中的《经文》、《注文》相互混杂、篇目混乱的现象,基本理出了一个比较正确的《水经注》版本,为以后的《水经注》研究、使用,奠定了基础。

清代学者除了对几种主要地理著作的校勘外,还对其它相关地理著作进行了校勘、注释、整理,特别是进行了许多地理考证工作,如:张庚(1681~ 1756)的《通鉴纲目释地纠谬》(6 卷)、《通鉴纲目释地补注》(6 卷); 江永(1681~1722)的《春秋地理考实》(4 卷);檀萃(1740?~?)的

《穆天子传注》(6 卷);王绍兰的《管子地员篇注》(4 卷);马宗梿(?~ 1802)的《战国策地理考》;陈懋令(1759~?)的《六朝地理考》;陈揆

的《六朝水道疏》;沈钦韩(1775~1831)的《释地理》(8 卷);管同(1780~ 1831)的《战国地理考》;郑璜(?~1825?)的《春秋地理今释》(20 卷); 徐松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考》(2 卷);程恩泽(1785~1837)的《国释地名考》(20 卷);王鎏(1786~1843)的《四书地理考》(14 卷);丁晏的

《禹贡集释》(3 卷);洪■孙(1804~1859)的《补梁疆域志》(4 卷); 姚燮(1805~1864)的《胡氏禹贡锥指勘补》(12 卷);陈沣的《水经注提纲》(40 卷);杜文灿(?~1887)的《禹贡川泽考》(4 卷)、《毛诗释地》(6 卷)、《春秋列国疆域考》(1 卷)、《群经舆地表》(1 卷);何秋涛的《蒙古游牧记补注》(4 卷);李文田(1834~1895)的《元史地名考》、《耶律楚材西游录注》;赵元益(1840~1902)的《战国策略地》(2 卷);缪荃孙的《元和郡县图志阙卷遗文》(3 卷)等。特别是清末杨守敬、丁谦、王锡祺的工作最为重要。

杨守敬除有关历史地图工作外,在文字考证方面,以《水经注疏》40 卷和《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最为重要。《水经注疏》博采《经》、《传》、

《雅》、《记》,相互参证,校正疏理郦注疑滞,利用地志、图经反复校勘, 更正郦注本身错误,同时对郦注所征引史实,皆注明出处。其用功之深,考证之详慎,获得学术界高度评价。如潘存题词说:“楚北杨君惺吾(守敬) 所撰《水经注释》,神光所照。直与郦亭共语,足使谢山却步、赵戴变色。文起梅村,未堪比数,霾蕴岁久,焕若神明。旷世绝学,独有千古,大雅宏达,还我河汉”①。《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是杨守敬历时 30 年,“五易其稿”,悉心研究的成果,该书旁征博引,广为诠释,不仅在《隋书·地理考》地名下注以今地,补叙其沿革及治所迁移,而且书其命名由来和重大历史事件,大大丰富扩充了《隋书·地理志》的内容。同时订正了书中记述, 以及相关资料的许多错讹之处。杨守敬的工作弥补了《隋书·地理志》的不足,成为有关《隋书·地理志》研究的划时代之作,至今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隋书·地理志》,“采用《杨考》者亦较多。”②

丁谦(1843~1919)是清末以考证著称的地理学家,他一生著述甚丰, 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地理考证和古代史籍中的外国传考证两方面。其著述后由浙江省图书馆于民国四年(公元 1915 年)印行,分为两集,称为《浙江图

书馆地学丛书》,或称《蓬莱轩舆地学丛书》,其第一集收入著作 17 种 35 卷,包括:《汉书匈奴传地理考证》、《汉书西南夷朝鲜传地理考证》等。第二集收入的著作为:《穆天子传地理考证》、《法显佛国记地理考证》1 卷;《宋云西域求经记地理考证》12 种 33 卷。③丁谦的考证严谨、广泛、系统,他的著作被誉为中国地理学史上的“天下之奇作”,④是清末传统地理学继续发展的又一典型标志。

作为地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图,在清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除了各种地图大量出现外,最突出的发展变化是: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和经纬绘图法在传统地图中的出现。

关于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在中国出现很早。晋裴秀(224~271)就曾绘

① 《水经注疏要删·潘存序》。

② 《隋书·地理志》注释。

③ 据民国四年(公元 1915 年)刊本目录。

④ 《浙江图书馆地学丛书·序言》。

制过历史地理图集性质的《禹贡地域图》18 篇。①清代的历史地图集的编制, 不仅在种类上众多,而且在质量、范围、系统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

早在清初,胡渭《禹贡锥指》中就附有 18 幅历史地图。清道光时,李兆洛主持编绘的《历代舆地沿革图》,以《皇朝(清)舆地图》为底本,将上自禹贡、夏、商、周、春秋、战国,以至元明各代地名注于其上,制成 22 幅地图,以红色印制底图(清代)、墨色标记古代地名的传统“朱墨套印” 法制版。同时,又将《皇舆表》、《一统志表》中的各地历史沿革注在图上, 以便相互对照,成为清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地图集。此后,杨守敬所绘制的《历代舆地图》(又称《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和《水经注图》,更是将清代, 以及中国古代传统的历史沿革地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关于西方经纬度制图法在中国传统地图中的出现,除了作为独立的西方制图法测绘的《皇舆全览图》、《乾隆内府舆图》等存在于清代的大量地图中之外,重要的是,在清后期的许多中国人绘制的传统地图中,出现了不少运用西方制图法的痕迹。如同治二年(公元 1863 年)湖北出版的《大清一统舆图》(又称《皇朝中外一统舆图》,邹世诒、晏圭斋等编绘),就是将西方的经纬度和传统的计里画方法混合使用。清末,为编制《大清会典舆图》, 在其所规定的制图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以传统画法为基础和对西方制图法的采用。如:既规定使用计里画方法,又要求省图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圆锥投影”法。①而在已编成的许多省级地图集中,都体现了这种中西制图法混用现象。如《甘肃全省舆图》、《安徽舆地图》、《陕西省舆地图》等,不仅有经纬度,还有图例方面的科学化革新,尽管这些图上的经纬度、投影法等, 都极为简单、不准确,但却是中国传统地图法向近代科学制图法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