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过程

编制《大清会典舆图》是在清光绪十二年(公元 1886 年)在北京建立“会典馆”以后开始的。会典馆的主要任务是修编《大清会典》,其中“舆地图” 也是一项主要内容。为编纂好舆图,首先要求各省绘出省、府、州、县地图报送会典馆。为此,会典馆在光绪十五年(公元 1889 年)、十七年先后发过

2 个专门通知,规定有关制图原则。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

  1. 地图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 使用计里画方法比例,比例尺为省图每方百里;府、直隶州图每方五十里;厅县每方十里。图上每方边长为七分二厘。

  3. 规定统一图式符号。

  4. 规定图说格式,凡省、府图附以图说,仍按旧式,州县图改说为横表。表列沿革、疆域、天度、山镇、水道、乡镇、官职

    7 项,依次填写。

  5. 各省要进行实测经纬度和地形,省图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圆锥投影法。”

根据会典馆的绘图要求,各省一般都设立专门机构专司此事。如安徽“委派司道,在省设局,筹款议章”;①福建“于奉文之日,设局会垣”②。组织专人从事测绘制图工作。

当时的野外测量、纬度确定主要采用“由太阳午正高弧定纬度法”,利用冬至日测太阳的垂角来推算纬度,另也有用北极星定纬度的。经度确定则主要依据月蚀定经度法。对于曲折地形测量,主要使用罗盘仪用简单导线法进行。如光绪十六年(公元 1890 年)《福建省会舆图局测绘图说章程》中所述:“用直矩尺法,携有镜之直矩,登最高之山顶,俯视诸峰罗列目前,即

② 同上。

① 葛剑雄编译:“测绘中国地图纪事”,《上海测绘》,1989 年第 3 期。

① 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安徽巡抚福润奏折。

② 光绪十六年《福建省会舆图局测绘图说章程》。

以开方之图板,置尺镜其上,但观方格交点即知某某相距若干里,毋劳册记布算之繁,披图了如指掌。若支河曲港,仍用平度罗经相辅而行”。另一种测绘地形的方法是,先测出各地物的角度数值记在簿上,然后再依此转换绘成地图。即所谓:“昼则测量登册,夜则按册造以量代算之图”。③

经过各地的努力,到光绪二十年(公元 1894 年)后陆续完成了各省地图的测绘工作。其中已知各省舆图测绘完成时间如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