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

清初有许多关内百姓去东北谋生,同时政府又以遣戍罪犯的方式,由内地向东北迁徙了不少官员、文人、民众。这些关内民众不仅以较先进的技术开发了东北地区,促进其经济发展,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东北地区的地理认识。以文字形式流传的重要著作有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杨宾的《柳边纪略》、西清的《黑龙江外纪》和《黑龙江纪略》、马冠群的《吉林地略》、朱一新的《吉林形势》、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和《东三省舆地图说》等,这些著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东北地理的新认识。

如关于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地区的气候等地理状况,吴 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写道:

其地苦寒。自春初至三月终,日夜大风如雷鸣电激,尘埃蔽天,咫尺皆迷。七月中有白鹅飞下,便不能复起,不数日即有浓霜。八月中即下大雪,九月中河尽冻,十月地裂盈尺,雪才到地,即成坚冰,虽白日照灼不消。初至者必三袭裘,久居则重裘可御寒矣。至三月终,冻始解,草木尚未萌芽。特别是清末,曹廷杰对东北地区的史地研究,大大丰富和完善了人们的

东北地理认识。如他所著《西伯利亚东偏纪要》(1885 年)一书(附图 8 幅), 对今俄属黑龙江下游的伯力,以及兴凯湖、海参崴等地区的有关自然、人文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和记述。其内容包括:“凡彼东海滨省所占吉、江二省地界,兵数多寡,地理险要,道路出入,屯站人口总数,土产赋税大概,各

① 《丛书集成》初编,史地类。

② 《西域水道记》卷二。

国在彼贸易,各种人数目、风俗及古人用兵存迹,有关今日兵防与夫今日吉、江二省边防,可酌量变通,或证据往事,堪补史书之缺者,皆汇入其中。”① 他的《东北边防辑要》、《东三省舆地图说》更是在汇集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加上亲自实际踏勘而写成的重要史地著作,对东北边疆史地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记述、分析。所以,后人认为他的著作“为讲辽东舆地必读之作。”

②以清末曹廷杰为标志,清代关于东北地区的地理认识已相当系统、深入,已

由过去的零散记述,进入到深入分析、总结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