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志

乡镇志是一乡一镇为记述范围的方志,如嘉庆《南翔镇志》。

嘉庆《南翔镇志》共 12 卷,内题张承先纂、程攸熙订正。南翔,别称槎溪。自南朝萧梁建白鹤南翔寺,聚落日盛,后因寺成镇。清嘉庆年间,属嘉

定县,“殷繁为诸镇之冠”。当时,“民居稠密,百货軿阗,市声浩浩,有如通都大邑”,乡绅遂有修志之意,嘉庆十一年(公元 1806 年),邑人程攸熙遂对乾隆年间张承先所修《槎溪志》加以订正,纂成是书,并改曰《南翔镇志》。

由于乡镇志的记述范围仅限于一乡一镇(也有少数扩大到邻近数乡), 可供编纂的文献和素材相对较少,因此除个别著名市镇外,内容皆不及州县志丰富,所列类目也与州县志有所不同。

嘉庆《南翔镇志》目录如下:

卷一疆里(沿革、里至、乡都、水道、开浚、物产附)

卷二营建(官廨、书院、庙坛、婴堂、营汛、递铺、坊表、街巷、桥梁) 卷三小学(小学、义塾、乡饮)

卷四职官(分防县丞、巡检、汛弁)

卷五选举(进士、举人、贡生、例贡、例选、杂进、荐举、武科、封赠、荫叙)

卷六至八人物(贤达、孝义、文学、隐逸、耆德、艺术、流寓、列女、方外)

卷九艺文(书目、碑刻、文、诗)

卷十至十二杂志(寺观、庵院、神祠、尼庵、第宅、园亭、古迹、祠墓、纪事、轶事)

各门类内容也较少,沿革和建置的内容,减少更加明显。嘉庆《南翔镇志》沿革云:“槎溪,古疁也。萧梁时,建白鹤南翔寺于此,因寺成镇,遂以寺名。六朝迄唐宋属娄、属昆山,迨南宋析昆山置嘉定,乃改隶焉。历元明至国朝,皆因之”。一共只有 56 字。余如官廨、职官、水道等项内容也较为简单。

但是,乡镇志也有独特的优点,以嘉庆《南翔镇志》为例,第一,有关本乡镇的内容,记述十分详尽。如该志逐一记载南翔镇 52 条街巷的各种情况,而一般州县志受体裁或篇幅限制,往往只记县邑的街巷,市镇的街巷很少记载;再如宋元至明嘉靖间,市廛和民居多有徙移,镇区颇多拓展和变化,

《南翔镇志》的记载也比县志详细。第二“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市镇志所载当时当地的情况,往往比州县志可靠。如镇区水道的走向、通航、开浚情形,以及营汛、递铺的置废和迁移等,皆比州县志准确。第三,对本地古迹、祠墓、物产的调查与统计,比州县志齐全,白鹤南翔寺和古猗园是南翔镇两大著名古迹,《南翔镇志》搜集的有关资料甚为齐全,是复原这些名胜古迹的重要依据。这也是州县志所难以比拟的。

由此可见,乡镇志是一种珍贵的乡土资料,尽管州县志也包含有乡镇志的内容,但它们并不能取代乡镇志。

乡镇志大多为邑人编纂,极少著名学者参与,因而大多数乡镇志编纂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