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趋向“西化”

清代地理学思想的第三个特点是,在地理学学科体系上,表现为中外地理学互相交融,并行发展。而且在思想方法上,渐向西方地理学转化。

如前所述,清代自开国伊始,即一方面继承汉唐以来汉族文化传统;一方面又认可了明末西洋传教士所引进的西洋文化东播的事实。因此,在地理学上,既有顾炎武、顾祖禹、黄仪、陈芳绩、徐学乾、胡渭、阎若璩、齐召南、全祖望、赵一清、陈伦炯、戴震、程瑶田、吴卓信、章学诚、洪亮吉、祁韵士、李兆洛、徐松、陈沣、杨守敬、丁谦等一大批从事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地理学家出现,以及大批的中国传统考据、沿革、方志著作和计里画方地图等地理作品问世。同时,自清初到清末,也有许多西方地理著作、地理知识、地理思想方法,在中国缓慢的发展、流传、以至于清末将深受西方地理思想影响的地理学,明确列入政府颁布的《学堂章程》,规定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如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的各种世界地图、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南怀仁的《坤舆图说》和《坤舆外纪》、戴进贤的《地球图》等西方地理作品就广泛流传,渐为清代中国社会所认可,以致清康熙、乾隆决定采用西方经纬度,投影制图法,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地图实测和编制,标志着清初西方地理学已在中国有了相当发展,取得了重要地位。清代中期,由于闭关政策,使清初一度被认可的西方地理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继续,但其影响仍然存在,特别是此后不久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地理学随着西学东渐的高涨,和“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出现,再次大规模传入中国,加之一些中国知识分子的积极学习、引进,使西方地理学在清末再次成为当时中国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大量西方、国外地理著作的翻译、编纂,以及西方地图投影、经纬度法和地理学体系被官方的认可、倡导,如清光绪十七年(公元 1891 年)会典馆关于编制大清会典图,所提出的注意地图投影及经纬度的要求。二十八年、二十九年所颁布的学堂章程中, 都明确规定了对当时西方地理学课程体系的学习。

因此,在地理学发展上,清代是一个中西地理学相互影响,并行发展, 渐趋西化的过程。从它的学术成果上看,以中国传统地理学方法所从事的地理考证、区域记述(包括方志、游记、专门河渠记述)等方面的成果最多, 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是,从学科的发展趋势来看,西方地理学的思想体系在中国的发展,已呈现出逐渐发展,不断扩大,以至取代中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