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1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3 种主题分类表

① 《碑传集补》卷五十三。

②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王锡祺序》。

③ 《续纂清河县志》卷十。

④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王锡祺序》。

⑤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王锡礽跋》。

⑥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王锡祺序》。

① 《碑传集补》卷五十三。

②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王锡祺序》。

《丛钞》(种)

《补编》(种)

《再补编》(种)

总计

自然地理知识

13

0

22

35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

211

976

29

29

47

21

287

1026

合计

1200

58

90

1348

在自然地理知识中,有《盖地论》、《地球总论》、《地理述略》、《地球形势论》、《五洲方域考》等 35 篇。其中,有外国人撰著,如葡萄牙玛吉士的《地球总论》、美国林乐知的《地球浅论》、祎理哲的《地球说略》等; 也有中国人的作品,如傅云龙的《地椭圆说》、欧氏的《地球寒热各带论》、杨毓辉的《大洋海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海南冰海考》等。

在世界地理方面,除各大洲总论(如《五洲方域考》、《欧洲总论》、

《亚细亚说略》)和专论(如《地理形势考》、《五大洲舆地户口物产表》) 外,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诸国和地区的地理专篇。其中,有考辨,如《暹罗考略》、《高丽水道考》、《南极新地辨》;有志略,如《中外交界各隘卡略》、《越南道路略》、《越南志》;有行记、游记如《东游纪略》、《航海述奇》、《初使泰西记》、《使琉球记》;有日记、随笔, 如《英轺日记》、《使德日记》、《欧游随笔》、《漫游随录》等,共 287 种。

中国地理种类最多,有属于中国地理总论的,如《中国方域考》、《方舆纪要简览》、《天下形势考》、《舆地全览》;也有专门论述全国某项地理内容的,如《府厅州县异名录》、《中国历代都邑考》、《舆地经纬度里表》、《中国物产考》等;有属于各省地理总论的,如《直隶考略》、《江苏考略》、《广西考略》;也有专门论述省境某项地理内容的,如《东蒙古形势考》、《回疆风土记》、《山东诸水编》等。还有属于行政区域、山川形势、边防海防、驿站交通、农田水利、名胜古迹、风俗民情、民族事务, 以及外交、通商、边境事务等方面的论著、译著、史钞、考证、行记、笔记、杂录等等,共 1026 种。

这套丛书辑录的资料,一来源于专书、地志,如《丛钞》第一帙的《地球志略》摘录于《瀛环志略》卷一《地球》;《丛钞》第二帙的《绥服内蒙古记》,摘录于《圣武记》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内六盟蒙古;《丛钞》第三帙的《雅克萨考》摘录于《朔方备乘》卷十四,《尼布楚考》摘录于《朔方备乘》卷十五等等。二来源于清人文集,如《丛钞》第四帙的《登泰山记》取材于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十四;《登南岳记》取材于唐仲冕《陶山文录》卷七;《游庐山记》取材于洪亮吉《更生斋乙集》卷八;《游九华山记》取材于施闰章《愚山先生学余文集》卷十四等等。三来源于各种传抄本、稿本, 如杨宾的《柳边纪略》、高士奇的《扈从东巡日录》、博明的《凤城琐录》等等。四来源于今已不知所本的各种文献,这些文献原书亡佚后,《丛钞》却将有关内容保存了下来。这些资料编入《丛钞》时,一般皆照原书过录, 一字不改,也有少数几篇改动过个别字句。

这套舆地丛书搜集的资料,从清初到光绪年间,内容十分丰富,史料价值和地学价值毋庸多赘。令人感到缺憾的是,编者在辑书时未注明资料来源和出处,又删去了原书的序跋和凡例,读者如果引证这些资料从事学术研究,

有时还得再花一番查证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