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

关于全国的山脉体系认识,清初可以顾炎武为代表。他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地脉》一节中,引用明末王士性《五岳游草》的论述,阐述了当时人们对全国山脉(称“龙”、“龙脉”)大势的认识:

昆仑据地之中,四旁山麓各入大荒外,入中国者一东南支也。其支又于塞外分三支:左支环阴山、贺兰,入山西,起太行数千里,出为医巫闾,渡辽海而止,为北龙。中支循西蕃入趋岷山,沿岷江左右,出江右者叙州而止, 江左者北去趋关中,脉系大散关,左渭右汉,中出为终南、太华,下泰山, 起嵩山,右转荆山,抱淮水,左落平原千里,起泰山入海为中龙。右支出吐蕃之西,下丽江,趋云南,绕沾益、贵竹关岭,而东去沅陵分:其一由武冈出湘江,西至武陵止,又分:其一由桂林海洋山过九疑、衡山,出湘江,东

① 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直隶。

趋匡庐止,又分:其一过庾岭,渡草坪,去黄山、天目、三吴止。过庾岭者又分仙霞关至闽止。分衢为大拌山,右下括苍,左去为天台、四明,渡海止。综为南龙也。

其说认为:中国境内山脉皆源于西部昆仑山。向东有 3 条主脉,即北干为阴山、贺兰山、太行山,至辽东半岛一带为一列。中干为祁连山、秦岭、嵩山、泰山为一列,另在其南还有一小支脉(当指大巴山至叙州一列)。南干由昆仑经云贵高原北部,至湖南沅陵,又分为 3 支,北支由武冈至武陵为一列;中支由海洋山、九疑山、衡山,至庐山为一列;南支过大庾岭后又分2 小支,北小支向东达于黄山、天目山为一列;南小支由仙霞关至福建,再分 2 支,至浙江天台山、四明山为一支;至括苍山为另一支(见图 5)。

显而易见,这种分脉方法并未摆脱《禹贡》的“三条四列”的影响,也不比宋元明的传统观念有多大改变,特别是除了中干与事实较符外,其它各支存在着极大的错误。但是,作为中国古代对于中国山脉体系的认识,它还是有许多发展之处:一是关于南方,东南丘陵地区的山脉认识有了发展,出现了较多的山名,而且试图归理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比过去的认识要深入。二是对过去认为南龙、中龙源于岷山的观念有了改变,认为中、南两条干支的源脉亦在西部昆仑山,如顾炎武所说:“宋儒乃谓南龙与中龙同出岷山,沿江而分。盖宋画大渡河为守,而弃滇、云,当时士大夫游辙未至, 故不知而臆度之也。今金沙江源出吐蕃犁牛河,入滇下川江,则已先于塞外隔断岷山矣,故南龙不起岷山也。”①

清初康熙在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地图测量。尤其是乾隆时期对新疆等地的扩测,使当时人们对中国的山川地理大势的认识有了较大进步。其中对中国山脉体系也有了新的认识,如清代后期魏源的《葱岭三干考》云:

葱岭即昆仑,其东出之山分为三大干,以北干为正。北干自天山起祖, 自伊犁绕宰桑泊(斋桑泊)之北,而起阿尔泰山,东走杭爱山,起肯特岭, 为外兴安岭,包外蒙古各部,绵亘而东,直抵混同入海,其北尽于俄罗斯阿尔泰山为正干。故引度长荒,东趋巴里坤哈密者乃其分支。分支短,尽乎安西州之布隆谷河。中干自于阗南山起祖,经青海,由三危积石,绕套

图 5 明末清初所了解的中国山脉大势示意图①

外为贺兰山、阴山,历归化城宣府至独石口外之多伦湖而起内兴安岭, 至内蒙各部而为辽东之长白山,以尽于朝鲜、日本。复分数支,其在大漠内黄河北者为北支;在黄河南、汉水北者为中支;汉水南江水北者为南支。南干自阿里之冈底斯山起祖,起阿里东为卫藏,入四川、云南,东趋两粤,起五岭,循八闽,以尽于台湾、琉球②。

他认为中国境内(包括“外蒙”)的主要山脉体系有 3 条。其中北干为阿尔泰山、杭爱山、外兴安岭一线。其南天山为北干的分支山脉。中干以昆仑山向东,经积石山、阿尼玛卿山分为 3 支:北支由此向东北经贺兰山、阴山、兴安岭、长白山;中支为秦岭、伏牛山;南支为大巴山。南干似自冈底斯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到南岭(见图 6)。

①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

① 本书中国全图均以现代版地图为准。

②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

尽管魏源的论述中,还有许多不全面的地方(如太行山、祁连山、喜玛拉雅山的位置),但基本勾勒出几条主要山脉干线,尤其是去掉了关于东南丘陵作为山脉的体系的观念,扩大了山系范围。

关于国内各区域的地理大势,清初也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就论述了全国各省会(政治、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周围地理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