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诒让、邹汉勋的修志理论

乾嘉年间,方志史志派和考据地理派的争论涉及到方志的性质、内容、体例等诸多方面,对于方志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后期,不少学者融史志派与地理派的优点于一炉,既注意完善方志体例,更重视地理内容的表述。在这方面,孙诒让、邹汉勋是两位重要学者。

孙诒让在《瑞安县方志局总例六条》“纂辑例”中指出:“郡县志虽为舆地专家,而其为书,实兼正史表、志、传三者之体,至于综萃文献,则义通乎传记;剬辑掌故,则例涉乎政书。”在“测绘例”中,他指出:“凡考证方舆,以图学为最要。近代地志往往疏略不讲,而顾崇饰名胜、侈图八景, 轻重倒置,通学所嗤。⋯⋯此次重修,首宜弥兹缺点。”该志所绘明成化前及泰顺县未分前的全境图、总图、城厢图、55 都图、沿海图等,皆“延请精究测算专家周历各乡,将村庄市镇山形水道,一一测明方位斜直,距数远近, 计里开方,分别精绘。”在“校勘例”中,他指出:“校勘之学,立于精究苍雅,深通古书义例,然此为校定经史及秦汉书旧籍言耳。若地志,则义兼通俗,不必远征雅故,即有援引书册,亦多出唐宋之后,无衍奥错互之文, 不过逐条勘对无脱,即为允慝。然有要义二端,不可不讲者,曰:一字不略过,一字不迳改也”。在“采访例”中,他要求:“地志网罗文献,事赅古今,稽古则专重考证,诹今则尤资采访。此次修志,议区分访、专访二项。如忠义、孝友、义行、列女散处城乡,非一人耳目所能周悉,则由各乡绅耆分任采访,并准其家属及戚友等来局开报,庶几见闻较广,不至湮没遗漏。惟分任采访及来局开报之人,务宜破除情面,秉公查核,不可徇私阿好,略涉夸饰,有乖公论。”这些观点表明他对两派的修志观点进行过批判和总结, 既师承了两派的长处,又克服了他们的片面性。

邹汉勋(1805~1853)先后纂修过《贵阳府志》、《兴义府志》、《大定府志》、《安顺府志》等志书,皆被后人誉为清代名志。他纂修的志书, 既注意详今略古,又重视经世致用,将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内容列为著述重点。他引用资料时,征引史籍文献甚广,且注重考证,特别是对方志制图理论也

⑧ 《章氏遗书·方志略例·修志十议》。

⑨ 《章氏遗书·方志略例·方志立三书议》。

有阐述。他认为,绘制地图,一要明分率,二要分准望,三要定中宫,四要测日星。明分率就是确定比例尺,分准望就是确定方位,定中宫、测日星即是要实际测量、确定座标。他还设计象形符号改进地物的表示方法。邹汉勋关于方志中必须重视地图制作的理论及制图原则,对提高方志地图的质量, 对地图学的发展都颇有贡献。在其它修志理论方面,他还提出:纂修地方志应仿《禹贡》、《汉书·地理志》例,以行省统府州,以府州统州县,以州县统乡,以乡里统村;并应详记四至、八到、山川、津梁、关隘、水利、镇市、寺观;山川要详其源流、脉络、流域。他还认为:应当注意对汉族和少数民族户口、河运、盐政、矿产、物产、赋税等经济情况的记载。关于艺文志的编纂,他主张仿《汉书·艺文志》法,详载郡中著述,录其序跋,略作提要。他对立传的标准,提出:贤达以仕迹为断,文学以著述为断,封赠以诰轴为断,耆宿、行宿、孝友、忠义皆以事实为断。①

此外,清初贾汉复、乾隆时谢启昆等,也都对方志的编纂发表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