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弃派

扬弃派是在基本肯定西方地理思想的前提下,提倡中西会通交流,不一味迷信西方地理学的所有见解,而是结合中国和作者本人已有的地理认识, 对西方地理认识、地理观点、地理思想加以诠解,或修正或吸收。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王锡阐、徐继畲、魏源、梁启超、王先谦等。

王锡阐在对待西方历法在中国的应用上,就坚持“正古法之误而存其是, 取西方之长而去其短”的科学态度,他说:“吾谓西法善矣,然以为测候精详可也;安其误而不辨不可矣。”③与王锡阐同时的梅文鼎也有这种思想,梁启超甚至说:对于诸法为纯客观的比较批评,“自定九(即梅文鼎)始。”④

而戴震则既尊崇西方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又继承中国传统的元气论, 力图从力学上解释地圆说和地球不坠以及人不倾跌的原因。①尽管他的解释不

① “请译西法、历法等书疏”,转引自《浙江学刊》1990 年第 4 期,第 64 页。

② 《广阳杂记》卷三。

③ 《畴人传》卷三十一。

④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文集》之七十五。

① “请译西法、历法等书疏”,转引自《浙江学刊》1990 年第 4 期,第 64 页。

尽科学,但表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西方地理科学的谨慎态度。

清道光时徐继畲撰写的《瀛环志略》,既参考美国的雅裨理的地图等资料,又对雅裨理提供的某些地理情况,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提出质疑。如在序言中,他提到自己参考雅裨理地图的情况说:“道光癸卯(公元 1843 年), 因公驻厦门,晤米利坚人雅裨理,⋯⋯携有地图册子,绘刻极细,苦不识其字,因钩摹十余幅,就雅裨理询译文,粗知各国之名,然匆卒不能详也。” 但卷三“五印度”对雅裨理关于锡兰的认识却提出了质疑,他说:“余尝闻米利坚人雅裨理云,锡兰为天竺本国,今称五印度为天竺,乃世俗相沿之误。按《后汉书》以天竺为身毒,似非以一岛之名概全土,雅裨理所云,不知何所据也?”

魏源对西方地理观点的态度同样持批评和审慎的态度。如关于欧亚两洲分界线,艾儒略《职方外纪》定在大乃河(今第聂伯河),而南怀仁《坤舆图说》却定在阿被河(今鄂毕河)。对此,魏源指出:“此二河者,一在里海之西,一在葱岭之东,相去二十余度,计五千余里。循前图,大乃河则西侵欧罗巴之界;依后图,阿被河则东侵阿细亚之界。究竟此二河中,五千余里之际,属彼洲乎?属此洲乎?”①不仅如此,他在自己的《地球图》中已正确地将乌拉尔山作为欧亚二洲的分界线。但是,魏源对西方地理学的批判也有错误或不科学的地方,尤其是拘泥于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观念,牵强附会地解释新的地理事实,出现了唯心主义的倾向。如关于五大洲与世界地理面貌,他认为西方地理学家的五大洲,相比于“佛经所谓四大洲者,西人止得其二,而余未之闻焉。”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所对应的佛经二洲是这样的: “阿细亚、欧罗巴、利未亚共为南赡部洲也,南北墨利加则为西牛贷州也。”

②此后他又以相当篇幅论述了佛经释典中有关地理见解与西洋地理观点的差

异和关系,并坚持以佛经四洲来划分大陆,推论世界地理大势。

魏源以后,绝大多数中国学者对西方地理学都持扬弃态度,注意学习新的地理思想、方法、知识。从王先谦、张相文等人编著的地理著作,到清末

《大清会典图》(光绪初开始),及各省区地图的编绘,都表现出对西方地理思想、方法、认识、成果的应用,以及借鉴和修正。

如西方的地图投影法,自利玛窦地图传入后,清初测绘全国地图曾加以引用,然而,此后“并没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投影的方法。所以,一般地图仍用计里画方法来绘制。”③到清末,一方面,中国传统制图的“计里画方” 法暴露出许多缺点;另一方面,人们对西方地理学的肯定态度愈来愈明确。所以,西方经纬线、投影法等制图体系再次被确认和推广,以至逐步取代中国的传统制图法。如《清会典图·凡例》中就明确指出:“地本圆体,图为平面,绘图于平,虽有弦线切线,及墨加祷(即麦卡托)诸法,然皆因图制宜利弊参半。⋯⋯今遵内府图高偏度分,用尖锥容图法(即指圆锥投影法) 绘成《皇舆全图》,不加方格”。同时还通令各省编地图时要尽可能使用圆锥投影法(广东、甘肃等省实行)。宣统元年(公元 1909 年)罗汝楠在其《中国近世舆地图说》中,进一步阐述了天球与地球的关系,论述了几种地图投

① 《海国图志》卷七十四,《国地总论》上。

② 同上。

③ 高儁:“论我国地图的数学要素和表示方法的演进特色”,《1962 年制图学会论文集》(上),中国工业出版社,1964 年版。

影法的特色与使用场合。其所云投影法包括:“平球法”(正方位投影)、“正球法(横方位投影)、“经纬均作曲线法”(伪圆锥投影之类)、“经曲纬直法”(伪圆柱投影一类)、“圆锥含球法”(圆锥投影)等。这既标志着西方制图法在中国的确立,也标志着清末人们对西方地理学的肯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