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的处理

无论是西方企业还是我国企业,为进行决策所收集的信息,都需要经过分析和处理,才能成为对企业决策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收集的质量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下方面:

  1. 信息的准确性。如果所收集的信息不能准确或如实地描述出企业决策必须依据的事实要素,再高明的信息分析方法和处理手段,得到的也是错误的结果;

  2. 信息的时间性。有时效性的信息才有价值,如果所收集的信息是“陈旧”的,即使它们能准确地描述出某些事实要素已成为过去的变化,但信息分析和处理所能得到的结果对着眼于未来的决策来说,也是无用的;

  3. 信息的充分性。信息在种、量上应与要解决的“决策问题”的结构相适应,如果所收集的信息只能部分地揭示某些事实要素的变化,或只能局部地描述企业的外部环境,那么,信息分析和处理的结果也会有极大的局限性;

  4. 信息的可处理性。信息的定量化程度越高,它的可处理性也越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抽象化,没有数的概念,几乎现代所有科学学科都不可能产生(注

    12),同时,信息的可处理性也取决于各类被定量化的信息之间,存在着可确定的逻辑关系,没有这种关系,定量化信息同样描述不出企业决策所需的外部环境的变化。

信息的收集是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的基础,而信息分析和处理的目的, 主要是为企业的决策作出有关外部环境未来发展的预测。“进行预测的主要目的是要弄清那些对我们当前决策至关重要的不确定事件的情况。正确理解所要预测的问题,并对可利用的资料和有关专家的意见进行合理的研究和分析,是进行预测的前提条件。”(注 13)

西方企业高度重视预测工作。“就企业界而言,优良的预测对每个厂商的生存和繁荣越来越重要。许多大公司都常常地卷入了预测活动,希望预测出新产品、销售量、边际利润和劳动力需求等的前景”(注 14)。据 F·捷恩茨的统计,美国企业进行长期预测的,在 1947 年约占 20%,1966 年则已达 90%,而据斯坦福研究所的调查,到 1970 年,100%的美国企业都在进行长期预测工作。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绝大多数公司自 60 年代末都设有专职的预测机构,平均每年投入 10 万美元进行预测工作,费用约占 1%以上,有的比重高达 10%(注 15)。对美国和日本企业来说,由于它们能够从外部获得大量的丰富和高质量的信息,因而在这一基础之上,就轻易建立起各种用于描述、分析和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环境发展变化的模型与方法。在美、日企业中,较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按用途分,可分为分析方法和预测方法两大类,按性质分,则大致可分为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两大类(见表 5—1)。

从表 5—1 中可以看出,在这些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中,定量方法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定性方法则也主要采用了概率和比重等数量的概念,如德尔菲法一般通过三轮征询的方式,用统计概率归纳出专家组意见的收敛和发散程度;历史类比法,也主要是通过对类似企业或产品的发展过程进行对比, 从而找到多次出现的共性因素。

采用定性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企业未来的经营环境,对企业决策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定性方法有着定量方法难以完全代替的优点,即它能够在较大的时间跨度上,对某些难以量比的未来因素的变化,以文字的形式推断出其总的趋势,从而能够为企业当前的决策提供一个更为长远、更为战略性的视野。因此,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的许多企业,一般都采用定性方法为企业提供长远的“环境假设”,表 5—2 给出的是美国一家建筑工程公司为制订五年发展规划而提出的环境假设。

表 5—1 西方企业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注 16)

分 析 方 法

预 测 方 法

定 量 分 析

  1. .优势、机会、弱点、危险分析

—检查明细表分析法

—早期警告指示器法

—组合矩阵分析法

—战略空白分析法

  1. .原因分析

—克雷纳—特雷格奥法

—逐步抽象法

—意义树法

—系数分析法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表 5—2 今年五年的基本环境假设(注 17) 1.整体经济将几乎没有实际增长;

  1. 新建筑的地区位置将继续向美国的南部和西南部以及几个选定的国家移动,但对服务需求的变化将普遍放慢,今后五年将维持与目前大致相当的情况:

  2. 建筑活动将趋向于具有下述特点:

    A)更着重于南部、西南部地区以及土地面积不十分短缺的原市场的效

区;

  1. 由于“摩天大楼”价值观念的改变和对过分开发的抵触,将使建筑

受到限制;

  1. 能源和材料将对建筑设计、项目规模和建筑速度产生影响;

    D)住房趋势是增加对低级梯高和中级梯高单元套房的需求: E)与运输有关的建筑将急剧增加;

  1. 对企业投入将具有下述影响: A)劳动力
  1. 将更难吸引管现 专业从员;

  2. 由于工会活动和技术工人的短缺,对提高现场劳动成本的压力将继

续;

B)材料成本将继续提高,材料供应将成为问题; C)由于需求分布距离工厂厂址更远,运输成本问题将更为严重; D)企业的基本技术工艺很难进一步发展;

  1. 由于工业能力过剩,今后几年竞争将保持激烈,建筑将保持缓慢,竞

争结果将淘汰某些小竞争者。

但是,这种环境假设并不能作为企业决策的直接依据。企业的决策要确定具体的目标,这些具体的目标相应地要求各类环境要素也是可确定的或基本上能量化的。因此,西方企业在进行环境假设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各类环境要素的详尽与深入的分析。联邦德国企业在进行企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吸引力分析时,典型的分析内容如表 5—3 和表 5—4 所示。显然,对于这 么丰富的分析对象,在企业中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专门的部门承担,也不可能完全由有关的各职能管理部门分散地做出。因此,在典型的西方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各职能管理部门都承担着有关范围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职能,同时,又有专门的信息研究机构,对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这种分层对信息进行分析的组织方式,使信息从具体的、局部的、单值的和专业的信息,被逐步加工成为总体的、“群值的”(注 18)和综合性的信息,从而为决策方案的形成提供了一种高质量的信息基础。

高质量信息的获得,除了首先要有外部信息环境的支持以外,还取决于信息处理人员的素质和他们可以利用的信息处理手段。在西方企业中,信息收集和分析人员一般处于较高的职业等级上,他们受过系统的专业性的培训,熟悉各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和预测方法,因而在企业中享有一种专家的地位。同时,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又大大提高了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专业性的技能。从 19 世纪末 Herman Hollerith 博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人口统计的卡片制表机,从而建立了机械数据处理系统(MDPS—Mechanized Data proceessing system)以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存贮数据介质的迅速发展, 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ElectronicData processing system)已被广泛地应用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工商企业中,由于人们对经济规律和经济事件产生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模型,因而通过对电子计算机程序的设定和建立起模型库,就可以极快地得出结果,而这些结果在过去人们用手工方法计算时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或者是根本无法“计算”的。因此,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各种模型技术的发展, 确已大大提高了西方企业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对经营环境的预测能力。

与西方企业相比,近几年预测技术开始受到我国企业的普遍重视。但在实际应用中,无论就其方法的多样性还是运用的科学性来说,都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这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就历史的原因来说,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使企业不可能在预测工作方法积累起必要的人员和方法。这种积累意味着: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收集渠道、确定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创立和发展起用于环境预测的分析方法和模型技术,以及人的长期实践经验和对成功与失败的总结等等。西方企业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现在这样的预测水平的。预测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它既需要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又需要丰富的实际经验,而这些,只能在预测的具体实践中进行学习和积累。我国的企业在过去的管理体制下没有可能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尽管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企业对掌握和运用预测技术进行决策的需要越来越强烈,而且企业的各级主管部门和各类经济管理研究机构,也多次组织过对企业有关业务人员的较系统的基本预测知识的培训,但由于基础较差和起点较低,科学性的预测还未能在企业的决策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就现实原因来说,根本的问题还在于经济体制,在于我国企业还远未成

为真正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尽管对预测的必要性已有较普遍的认识,但它还远未被提高到“至关企业生存与发展” 的高度上,企业只负盈不负亏,或者不负盈也不负亏,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企业对最终决策结果的责任,加之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决策进行的行政性干预,不仅较大地限制了企业进行自主决策的范围,而且又同时箍紧了趋于松懈的政企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预测在企业决策中变成了并不是非有不可的东西。在这有些企业中,预测甚至成为了向主管部门争取政策优惠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装饰物”。

然而,从客观原因去进行分析,由于我国企业从外部获得不了足够高质量的信息基础的支持,特别是与美、日两国的企业相比,缺乏各种外部的专业性商情研究机构和企业咨询机构提供的帮助,因而不得不面对大量需要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换算的原始信息和数据,这对于过去几乎没有积累又没有足够专业人员的我国企业来说,确实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是企业有主观上的意愿作好预测工作,但在客观上,外部的信息基础和企业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又难以明显地提高企业预测的科学水平和准确性。因此,企业在不可能把预测作为决策可靠依据的直接依据的时侯,就不得不以那些显象的、确切的和具体的信息作为决策的直接依据,而这些信息又往往是短期的,甚至或是某种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的经济形势的异常反映,因而以此为依据做出的企业决策,不仅使企业的视野极为狭隘,而且又使企业决策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