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由追求最大利润向获取适度利润的变化

与企业目标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相应,在同样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演变的条件下,企业经营目标选择中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由追求最大利润向获取适度利润变化的趋势。

在传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中,从“经济人”追求最大化目标的合理行为这一假设出发,都把企业的决策过程看作是在一个得到了详细说明和明确的环境中,进行“最大化”选择或“最佳”选择的过程。因此,决策者在决策开始时,就有一个“效用函数”或“优先选择次序”。在这种被假设为受控的条件下,决策者进行最大化的选择,就是选定的措施是它所产生的结果为排列中居于首位的那个措施(注 7)。

然而,这种在确定的经营环境中,在决策者对每项措施的结果都具有完全无误的了解的条件下做出的目标决策,实际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是因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决策环境在发生着变化,企业的决策者受到技能、

经验、价值观、对环境了解的程度、应具备的有关知识的深度,以及决策所需资料完备程度的影响,既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可以达到目的的手段,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地了解每项措施所能够取得的结果,因而他不可能在一长列目标结果与措施的对应图列中,确切地做出最优的选择。而且,即使是在技术上能够做到这点,企业也会受到成本费用和时间的限制。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实际上常常要在对各种决策事实要索缺乏完全了解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地根据主观判断和“在有限的理性的条件下”进行决策。(注 8)

这种在有限理性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寻求的只能是符合要求或令人满意的目标。西蒙指出,在进行符合要求的选择中,“要求”或“标准”本身也是决策者所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也应把“标准”看成是给定的。“要求”或“标准”也依情况的变动,当替代措施是容易发现的,就可提高标准;而难于发现时,就降低标准。如果一并考虑寻找满足这个更高的标准的措施所花费的“边际成本”时,那么,当由于提高标准而得到的替代措施就将会更为接近“最佳条件”(注 9)。

这种分析是符合企业决策的实际情况的。较简单的例子,如在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决策中,当企业寻找不到或无法生产出能够被市场所接受的新产品时,它就只能或者对现有产品进行部分更新、或者扩大现有产品产量,以及其它措施,来达到有限的盈利水平;反之,当企业能够寻找到而且也能够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新产品时,它就可以实现更高的盈利目标。

西蒙提出的决策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目标”的观点,是从对决策的一般过程分析得出的结论。而在实践中,企业对这一概念和获取适度利润观念的形成,则更多地来自于企业经营决策环境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资本的急剧扩张和国内外市场的拓展,为形形色的创业者、投资者提供了较多的机会,以及当时技术选择和信息环境的相对简单性,使资本家能够通过大量投资、延长劳动时间和尽可能降低劳动工资等手段,获取巨额利润。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的迅速进步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以及各种社会利益集团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约束力加强,企业为减少决策的风险性和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得不在经营目标的选择中,顾及各种利益,从而在追求单纯的经济目标水平上做出一定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