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织的适应能力

企业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输入与输出均要受到这一大系统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动态的,因而企业与其的关系也是不断变动的。企业如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就会实现不了它的经营目标,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

因此,企业的决策体制要能够具有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比较强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来自于企业能否迅速地收集到内外环境变化的的信息,来自于企业能否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正确的判断,来自于企业修正决策、贯彻决策和重新调整、配置各类资源的速度。

企业决策体制对内外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大小,是衡量企业决策体制效率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但是,由于这个指标难以用一个综合性的数量单位进行表述,因此,在实际中,需要采用如企业销售额、利润额的增长,产品

更新速度、新产品产值率、投资效益等若干可以定量的指标,对企业决策体制的适应能力作出比较和评价。

除此之外,企业决策体制适应能力的大小,还体现在企业在突发事件和不利形势下保持生存或发展的能力上。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目标相对来说,是较易实现的。但是,当经济形势紧迫时,如 70 年初发生的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生产滞胀、市场疲软,以及经济紧缩政策的实施,等等。企业若仍能保持生存和继续的发展,则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做到的。如果一个企业的决策体制对突发事件和不利形势发生的预先征兆反应迟钝,事件发生后又不能迅速而有效地动员和支配企业所掌握的资源,调整各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改变企业的技术结构,那么,企业决策体制的效率就是低的。

关于企业决策体制效率的计量和评价问题,国外管理学界也曾提出过许多不同观点。一般的观点认为,既然一个企业决策体制的结构及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设计和操作的结果,那么,如果一个企业的决策体制能够以所要求的方式发挥它的功能,也就是说,能提高和保持企业的决策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话,那就可以被称之为是有效率的(注 1)。这种观点虽然可以被看作是对企业决策体制效率概念的一种定义,但它并不能被用于对不同企业决策体制的效率进行比较和评价,而只适合于“设计者本人满意皆为好”这样一种评价标准。

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决策体制的设置是达到企业经营目的的一种手段,它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出了贡献。因此,把决策体制的效率作为企业总收益中的一项计量指标,是有充分意义的(注 2),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把效率作为企业总收益中的一项计量指标,在实际中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因为这难以核算出企业决策体制在企业总收益中所占的净份额。

第三种观点则根据在一般组织理论和小组理论中的“必要复杂性法则”,认为如果决策体制的复杂性与它所要处理的问题的复杂性相适应的话, 那就存在着一个有效率的企业决策体制(注 3)。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是一种寻找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当决策所要解决的总是简单性问题时,如企业可以支配的各类资源极充分、市场无限大且没有竞争,企业决策体制的结构设置和运行也就可以十分简单,如它不必设置专门从事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机构,不必建立各类专家委员会进行各决策方案的比较和评价,等等。但是这种情况显然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际上,企业决策所要解决的总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决策体制的设置就要具有能够满足解决各类复杂性问题的能力,它要有信息收集和分析机构,因为企业的经营环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有时会难以预料;它需要建立专家委员会,因为企业缺乏某些专门的知识和特殊的经验;它需要设置计划管理部门,以便合理地分解各类目标和调配各种生产要素,因为企业所能获得和支配的资源十分有限;它也要有相应的控制体系,因为决策在贯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纠正偏差,以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同时,在所有这些过程中, 企业需要采用各种信息收集、分析、预测、评价、目标分解、控制等技术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一个企业决策体制的设置满足不了或只能部分地满足这些功能要求,那么,它可能就是低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