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划种类的理论划分

在理论上,关于计划种类划分有各种不同的思路。这些思路从企业、资源、宗旨、过程特点和性质等不同角度出发,对企业计划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其中较有特点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美国学者德鲁克认为,“在有关企业自下而上的各个领域都需要有目标”,因此,他主张企业必须在以下八个关键领域中制定目标:

——市场营销

——创新

——人员组织

——财务资源

——物质资源

——生产率

——社会责任

——利润要求(注 1)与此相对应的,是要在这八个关键的目标领域中产生出各类规划和行动计划。德鲁克提出的这一思路,突出地体现了他主张的在计划顺序上要以“企业是什么”和“企业应是什么”为主线的基本思想。

德国管理学界在论及企业计划体系的有关问题时,较普遍的把企业的计划体系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即一是连续性计划,二是非连续性计划。连续佐计划通常又分为企业目标计划、企业建设汁划与企业过程计划:非连续性计划,则主要包括建厂计划、整修计划、企业兼并及参股计划、清算计划等

(见图—1)。与美国相比较,在理论上,德国管理学界更倾向于以计划对象的过程特性来划分企业计划的种类。虽然在种类的划分方面,美国与德国并无太多的不同,但它却体现了德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方式,即认识问题要进行解析和归纳的恩辩特色。这种特色在图 10—1 中,也同样明显地体现于如企业的目标计划(分为实际目标计划和名义目标计划)和过程计划(分为实际过程计划和名义过程计划)的划分中。

企业计划系统

连续性计划

非连续性计划

企业目标计划

企业建设计划

企业过程计划

建厂计划

实际目标计划形势目标计划

人事计划投资计划资本计划

整修计划交叉计划清算计划

实际过程计划 名义过程计划

装备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

财务计划

图 10—1:德国企业的计划体系(注 2)

与此不同的是,日本学者则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的和内容为基础来划分企业的计划种类。如村松太郎在《生产管理基础》一书,提出了按经营方针、销售活动、生产活动、供应活动和财务活动等基本内容来构成构成企业的计划(见图—2)。这种划分与美国学者德鲁克所提出的八个关键目标领域,在性质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德鲁克更重视的是企业与整体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设计企业的计划体系的;而村松太郎则更重视的是企业在经营环境中的具体活动,或者说,是从企业基本活动的一般属性出发来论及企业的计划体系的。而与德国学者相比,两者在思考方式上,德国学者强调的是计划对象的过程性质,而日本学者则偏重的是计划对象的活动内容。

基本活动

经营方针

销售活动

生产活动

供应活动

财务活动

各项基本活的目的

要获得预期利润

为此

1 销售什么品种、质量 的 产品;

  1. 在什么时期销售销多少;

  2. 按什么价格 售 为好。

为此

  1. 生产适销规格的产品

  2. 何时、怎样制造这种产品;

  3. 为获得预期利润,以怎样的成本制造为好。

为此

  1. 必需的技术;

  2. 必须更新和新添的工厂、设备;

  3. 原材料的需要量;

  4. 劳动力的需要

  5. 输送保管设

备和现有量

为此

需要多少奖金(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计划和调整事项

利润计划;需求预测;结构常数、管理系数的调查。

销售计划; 市场调查; 贷款回收计划;产品库存计划

产品计划; 生产能力计划;工序计划;

日程计划在制品库存计划。

工厂规划; 设备计划,物资材料采购计划外协作计划。

劳务(人事) 计划;技术计划;各种设备

的通用计划。

资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