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波纹与回声

上课了,同学们好奇地看着老师把一个盛着水的玻璃器皿放在了幻灯机上,几十双眼睛莫名其妙地望着老师。以往,老师只是用幻灯机放幻灯片, 今天,怎么变了呢?!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讲读课文《回声》。《回声》写了一只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叫声的事,以及它和妈妈的对话,生动有趣地说明了什么是回声和回声产生的原因。回声,是物理学的术语,指声波遇阻反射回来时再次被听到的声音,这个原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如何使学生在教学中既能较好地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又兴趣盎然体会产生回声的科学道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仍像往常那样进行着,当讲到第四小节时,我请两名同学来到讲台前,其中一个朗读课文:“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另一个同学随着朗读的进行,把手里的石子,一颗一颗地扔进幻灯机上的玻璃缸里,当同学们看到通过投影仪显示出水的波纹一圈比一圈大,都欢呼起来,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回答问题。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回声的科学道理,我又让学生读了青蛙妈妈的话:“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啦。”这一段话是课文的重点,我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让学生思考:(1) 青蛙妈妈把小青蛙的叫声比作什么?(2)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就会怎样?就这样通过读书、讨论、结合电教手段的运用,学生们在愉快、热烈的学习气氛中学到了新的知识,理解了什么叫回声和回声产生的原因。

下课了,同学们紧紧围着我不愿散去,他们说:“武老师,我们喜欢上这样的课!”

(二年级语文教师 武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