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党支部是基层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就规定,巩固党在红军中的领导作用,是党支部的一项基本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中的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继承和发扬了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始终把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作为巩固党的领导,完成部队各项任务的最重要的保证。

一九五一年,全军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提出“党支部应形成为连队各种工作的领导中心”。一九五四年四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这部条例中的《中国共产党连队支部工作条例》具体规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支部,是党在军队中的基础组织,是党的领导机关和群众联系的桥梁,是连队领导和团结的核心。”这进一步明确了党支部在部队基层单位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根本要求。

五十年代初,由于一些基层党的组织不够健全,党支部骨干较新,他们不懂得或不善于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党支部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的作用,因而在一段时间内,一些单位出现过党支部只管党务工作不过问中心任务,连队的重大问题不是依靠党支部进行充分讨论,组织实施,而是单纯依靠行政领导进行工作的现象。对此,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反复强调,党支部的作用是要领导与团结所在单位的群众去完成各项任务,党支部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去进行。上级党组织应给党支部工作以正确指导,重视加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

西南军区政治委员邓小平在军区一九五一年召开的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连队工作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党支部工作的好坏,只有支部工作做好了,战斗力才会增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才会密切,部队的政治质量才会提高。”同年四月,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在《关于连队政治工作建设的意见》中,也强调要想把连队工作搞好,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依靠支部实现对连队工作的统一领导,真正使支部成为连队领导与团结的核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提出了“建设强有力的战斗支部”、“创造模范党支部” 的要求,把保证作战胜利作为党支部的首要任务。志愿军各连队每次受领作战任务以后,都首先在党支部进行认真地讨论,明确任务,提出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统一党支部委员的思想,然后再去动员和带领全连官兵英勇作战,完成任务。一九五三年,全军正规化训练开始以后,总政治部提出各参训部队党支部要把“领导与保证正规训练计划的切实实施与完成”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领导与保证完成训练任务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支部的领导与团结的核心作用。各部队基层党支部深入地进行思想动员,广泛宣传正规化训练的战略意义,克服训练中的思想障碍,保证连队各种训练科目有计划、按比例、统一协调地进行;广大党员积极钻研军事技术,贯彻执行条令、条例,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和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迅速掀起了训练热潮。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全军在基层政治工作建设中,都把增强和发挥党支部的统一领导和团结核心的作用放在第一位,从而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军各基层党支部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引导干部战士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搞活的基本国策,同中共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坚决拥护军队精简整编、体制改革等重大决定,顺利完成中央军委提出的裁军百万的艰巨任务。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完成各项任务中,大多数基层党支部成为团结统一、作风端正、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坚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