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是从一九八三年起着手编写的。开始,总政治部确定此项任务由政治学院承担。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政治学院组成编委会,并设立了编辑部,着手进行编写大纲,搜集资料等项准备工作。鉴于此书所写内容涉及全军政治工作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任务繁重,一九八六年总政治部决定由总政和国防大学共同编写,并先后组成两届编辑委员会。总政各部、军委纪委、解放军报社和国防大学有关教研室共组成十一个编写组。一九八七年七月完成初稿。

在十年多的时间内,先后有九十多人参加了编写工作,共进行了十四次大的修改。书稿的绪论、第一至第四章、大事记由编辑部编写;第五、六、七、二十四章由国防大学部会教员和编辑部编写,其中有关敌军工作部分由总政联络部编写;第八、十一章由总政组织部编写;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章由总政组织部和编辑部编写;第九章由国防科工委编写;第十章由总参谋部特种兵部、总后勤部政治部和编辑总编写;第十二章由军委纪委编写;第十三章由总政干部部编写;第十四、十五、十六章由总政宣传部编写;第十八章由总政保卫部、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编写;第十九章由总政建筑队群众工作部编写;第二十五章、结束语初稿由解放军报社编写。《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多次指出,《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是当代中国丛书中唯一写政治工作的一卷。全国准确地总结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不仅对军队政治工作而对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总政治部党委和领导、国防大学党委和领导,对《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编写工作十分重视,不但调集许多有丰富政治工作经验的同志参加编写工作,而且多次讨论书稿,多方关怀这项工作。在编委会的具体指导下,参加编写的人中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精心写作,反复修改。书稿先后征求了军内12 个大单位的政治工作研究室(所)、5 所政治院校和国防军事卷 17 个编辑总(组)的意见,还请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的老同志李改、刘瑞方、栗光祥、林谦、彭飞、杜越凯、杨九如、尚力科等审读。一九九一年又请刘振华、李耀文、华楠、李曼村、姜思毅、刘立封、惟毅、郑坚、冯征等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同志审读。每进行一次较大的修改,总政各部领导都审阅、修改了与本部有关的章节。定稿出版前,特别是在一九九三年,总政组织各部有关领导和人员,与编辑部一起,对书稿又进行了逐章逐节的反复推敲修改。在此书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和总政档案馆的协助和支持。这部书的完成是军内外许多单位、许多同志共同努力的成果。在此我们谨向为《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出版做出贡献的各位领导、各兄弟单位、特别是众多老同志致以深切的谢意。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除卷首已署名的撰稿、编辑人员以外,还有以下同志(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怡汉、王俊夫、孙洪照、刘海峻、朱京光、李宜俊、肖永义、何光银、张开峰、孟仲仁、林兆义、杨九根、杨朝宽、秘家起、黄宏、解厚铨、潘井、潘士林。

在编写过程中,编辑部人员除分担部分篇章的写作任务外,更为繁重琐细的是对书稿进行统稿和反复加工修改。全书先后进行了八次统稿。第一次是一九八七年,参加人阎稚新、张麟、孙庆云、李志纪、张培文、薛思俭、刘建皋、葛恒军、陈宝玲以及解放军报社的董存杰、王澍、齐中彦、张炳新。

此后七次统稿:主持人张麟和李志经、马长志、刘建皋;分工 李志纪(绪论、第一至四章和结束语)、楼迎高(第五至十、十九章)、刘建皋(第十一、十三至十七章)、张荣祥(第十二、十八、二十至二十五章)、葛恒军(第七章第一节和大事年表)具体修改,陈宝玲参加统稿编务工作。

由于编写同志的水平和认识能力所限,《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肯定还会有不准确,欠全面的地方,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