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广泛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据这一指导方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完成军事任务的同时,不仅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多做贡献。一九八一年六月,驻山东省文登县某师与驻地党、政机关首先开展了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试点。九月,北京军区和空军参加华北军事演习的部队,主动和驻地群众开展了军民共建文明村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九八一年十月,总政治部推广了他们的经验,要求全军各部队大力开展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工作。保定地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遭受林彪、江青一伙人的严重破坏,派性严重,军政军民关系紧张。通过军民共建文明村活动,出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动人景象,社会风气也有了好转。北京军区、河北省委于一九八三年一月在保定市召开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现场会。同年四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转发了北京军区和中共河北省委《关于保定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现场会的情况报告》,对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在北京举办了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展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等领导人为这一展览题了词。邓小平的题词是“发扬我军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从此,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很快在全国、全军得到了普及。据统计,至一九八七年十月,全国共有军民共建点 35999 个,其中村庄

9726 个,学校 6354 个,工厂 4069 个,其他共建单位 15850 个。这 3.59 万多个共建点,遍布祖国的城市和乡村、内地和边疆。军队参加共建活动的, 有连队,也有仓库、医院和院校,有基层单位,也有各级领导机关,有在职干部,也有离休退休的干部。驻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先后同 40 多个民族的

群众建起了 2000 多个共建点,对加强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促使少数民族地

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驻沿海岛屿的部队,同 162 个岛屿的居民开展了共建文明岛活动。共建活动的范围已经从共建文明村、文明街、文明校和文明厂,逐步向各个行业扩展。例如在川藏、青藏、新藏、福厦公路开展的共建文明运输线,在沪宁、天兰、沈丹、南同蒲铁路开展的共建文明铁路线活动,在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商业大街开展的共建文明商店活动,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同一些少年犯管教所、工读学校、盲人学校、社会福利院等单位开展的共建活动,“最可爱的人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在共建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典型。3.59 万多个军民共建点中,有 2 万多个受到地方县以上人民政府的表彰,成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榜样。在军民共建的影响下,各地创造了工农共建、警民共建、厂街共建、干群共建、民兵带头建设精神文明等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大大促进了全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经过几年的实践,军民共建活动逐步总结出一套经验。

坚持“三个为主”的原则。在军民共建活动中,坚持“以地方领导为主, 以发动群众自建为主,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的三条原则。坚持以地方领导为主,即军民共建活动必须由地方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活动的内容要与地方的工作部署协调一致,活动的方式方法要从当地的客观实际出发,纳入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坚持以地方领导为主,就军队方面来说,要主动接受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及时向地方领导请示和报告工作:主动出主意, 想办法,提出建议,当好助手和参谋,主动按照地方政府统一的工作部署开展活动;积极配合地方抓好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和地方协调一致、步调一致地抓好共建。坚持以发动群众自建为主,就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建设精神文明,要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不要指手划脚,包办代替,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多和群众商量,因势利导,不强加于人;注意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事迹教育群众,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要协助群众建立一支坚强的骨干队伍,使他们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带头人。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就是要发挥军队政治工作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使群众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社会关系,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军民共建与地方自建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军民共建精神文明与军地共青四化人才相结合。这“三个结合”,保证了军民共建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做到军民共建与地方自建相结合,是指军民共建点要起带头和示范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

动,影响和促进其他地,方的自建;军民共建点积极帮助地方自建单位克服困难,对于自建单位遇到的共性问题,先在军民共建点解决取得经验,然后加以推广;共建点积极为自建单位培养骨干,输送人才,帮助自建单位解决问题。这样,由点到面,由少到多,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就是把群众中焕发出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引导到四化建设上来,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生产建设。部队在重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抽出一定的人力、物力、技术, 帮助群众发展生产。这样,既推动了物质文明建设,又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同军地共育四化人才相结合,这是军民共建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共建活动中,把军队和地方在科学文化方面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既有利于提高部队的文化素质,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又能为地方尤其是农村培养各种专业技术骨干,推动农村和城镇生产的发展。部队在共建活动中,既虚心地向地方学习各种专业技术,在助民生产中锻炼培养人才,又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助地方群众学习文化,学习各种专业技术,为地方培养四化人才。这样,把共建与共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军民共建活动中,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部队担负的任务不一样,因此,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符合部队自身的实际,做到量力而行,就地就近挂钩共建;二是紧密结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从和服务于中心任务;三是符合地方领导和群众的意愿,做到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配合地方抓大事,协助地方办急事,多为人民做好事。

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是人民解放军拥政爱民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的一种发展,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基层。几年来,这一活动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和军队的改革与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

一是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在军民共建活动中,坚持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培养一代新人,在农村广泛开展“五好家庭”活动,促进家庭团结, 邻里和睦;在城市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树立新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凡是军民共建搞得好的单位,新的道德风尚发扬光大,不良的社会风气得到扭转,出现了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新风尚。河北保定地区在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中,截至一九八五年,先后转变了 668 名后进群众,解决了 247 户家庭、153 对夫妻不团结的问题,挽救了

275 名失足青年,全地区的文明户、“五好家庭”占总户数的 60%,发案率为万分之二点二,已接近五十年代治安状况最好时期。驻山东某师和文登县84 个村子开展共建活动,军民深入进行普法教育,形成了讲法学法守法的好

风气,其中有 81 个村子没有刑事案件。一九八二年以来,陆军某军政治部、直属警卫连与天津市四面钟街的嫩江路、兴安路居委会开展共建文明街活动,使居民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家庭不和经常有,邻里纠纷不断有。共建后,邻里团结,家庭和睦,涌现出 140 多个“五好家庭”和文明院。

二是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各部队和地方在共建中,帮助共建点大力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建立图书室、文化室等文化学习阵地,开办了文化夜校、科技训练班

图 76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结硕果(总政治部群工部提供)等,许多文明村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热”。据不完全统计,在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中,部队、人武部协助地方办的各种文化活动阵地达 40 万个。一九八三年,江苏省

驻军帮助沭阳县兴办“姑娘夜校”,使 450 名女青年摘掉了文盲帽子。南京

军区某部同驻地高山村共建时,把全村 45 岁以下的农民,分成 3 个层次,扫

除文盲、普及初等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建立起 1 个科普村。使全村 45 岁以下的成年人全部摘掉了文盲帽子,180 多名农民分别掌握了电工、裁缝、家用电器、农机修理等专业技术。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使这个村农副业生产收入成倍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代表专程到高山村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驻云南、新疆的部队,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建立中小学校 250 多所。兰州军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办起文化夜校、“马背小学”、扫盲识字班 1800 多所,有 4 万多名群众参加学习。空军和国防科技大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地方培训各类技术骨干 3.3 万人,其中电脑技术人员 6000 多人。

在军民共建活动中,广大军民牢固地树立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观念,把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农村, 部队共派出 1 万多个宣传小组,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农村工作政策。许多部队把支援驻地群众发展生产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驻营口地区的某集团军,几年间帮助当地修建了几个“万株”、“千株”果园,绿化了几千亩荒山,还兴建了一批公益事业,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不少部队坚持从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对专业户实行多形式、多渠道的支援,为他们致富创造条件。北京军区某团挂钩的 610 个专业户、重点户,有 500 多户收入上万元。不少部队发挥干部战士来自五湖四海,信息比较灵通的特点,帮助地方建立起信息小组、信息站、信息中心等,干部战士利用探亲访友、外出执行任务和给亲友写信等机会,广泛收集和传递经济信息,对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北京军区某师高炮团一九八四年以来、向河北省望都县提供 70 多条经济信息,为该县 15 万公斤积压物资打开了销路。一些部队为适应城乡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及时派出大批人员帮助农村搞多种经营,建起了各种乡镇企业,有的为地方兴建了农贸市场,为繁荣城乡经济创造条件。北京军区协助地方兴办了农贸市场和商品基地 50 多个。部队帮

助河北省高碑店镇兴建的农贸市场,占地面积 2.15 万平方米,可设置售货摊

点 3000 多个,每年商品成交额五六百万元,受到国务院领导的赞扬。许多外国友人参观后也称赞是“第一流的农贸市场”。

在城市,人民解放军与 4000 多个工厂、3000 多个商店开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纪律教育,保证了改革的顺利发展。一些部队还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企业增强活力,提高效益,扭亏为盈。徐州市第二制药厂,过去连年亏损,陆军某师炮团积极支持药厂在思想、工作、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药厂当年就盈利 5 万多元,第二年实现利润 60 万元。湖南省

洪江市仪器仪表配件厂曾因管理不善,盲目生产,一九八三年亏损 3 万多元, 发工资靠贷款,职工意见很大。正当工厂即将倒闭的时候,第二炮兵某部和工厂搞共建,双方领导共同学习中共中央有关改革的指示,分析市场需求、工厂生产、职工队伍等状况,制订了改革的方案,帮助工厂转产电器产品, 仅一年的时间,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向国家上缴利润 4.5 万元。部队的科研单位还采取转让科研成果的方法,帮助地方发展生产。长沙市红旗仪器厂,

原是手工制作铝质酒桶的街道小厂,由于产品滞销,濒临困境。在国防科技大学的帮助下,该厂转产传感器,很快扭亏为盈。一九八四年的利润在长沙市西区 127 家集体工厂中名列第一,产品行销全国 27 个省、市、自治区。工人们说,国防科技大学用一个产品救活了我们一个工厂。

三是促进了部队的自身建设。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适应了部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政治营养”基地。在共建活动中,干部战士以社会为课堂,以群众为老师,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给城乡带来的深刻变化,增强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信心。运用地方的先进事迹教育部队,使一些先进单位更先进,不少后进单位变先进。北京卫戍区参加共建活动的 190 个连队,有 25 个从原来的中下游跨入先进行列。沈阳军区某守备师军民共建活动搞得好,部队的各项工作都有进步,全师参加共建的 59 个连队,有 12 个被评为全面建设先进的单

位,有 14 个被评为单项建设先进的单位,有 18 个连队摘掉了后进的帽子,

1220 名干部战士在共建中受到表彰。另一方面,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创造了条件,使军地两用人才有了锻炼的基地。干部战士通过接触群众,参加科普辅导和生产活动,学到了一两手专业技术,这不仅为部队建设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而且为干部战士将来参加地方建设创造了条件。

四是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凡是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搞得好的地方,军政军民团结都出现了新的面貌。有的地区一度军民关系问题较多,通过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双方加强了了解,消除了隔阂,军地单位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有些部队以往靠高筑围墙、拉铁丝网仍不能保障营区秩序,通过共建精神文明,群众主动帮助维护营区秩序。随着军民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军队和地方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增强了骨肉相连、鱼水相依般的关系。尤其是一九八五年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尊重爱护军队积极支持军队改革和建设的通知》以后,全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拥军热潮,拥军优属工作有了新的发展。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军政一致、军民一致的优良传统,得到了进一步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