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科
公元 1895 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一个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变法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大学士翁同龢(h8 音和)亦深感“当此时变,不能不破格求才。”光绪二十三年(公元 1897 年),贵州学政严修奏请仿照从前博学鸿词科之例,开设“经济特科”。光绪二十四年正月谕令三品以上京堂及督、抚、学政,如有平素所深知者, 出具切实考语,陆续咨送。俟咨送人数会齐至百人以上,即可奏请定期举行特科。光绪二十九年(公元 1903 年),内外大臣保奏者已达 370 余人。按照政务处议定的章程,在保和殿进行考试,试期为闰五月十六日,参加考试的仅 186 人。二十一日奉谕:拟定一等之梁士诒等 48 人,二等之桂坫等 79 名,
准予复试。二十七日复试,仅取一等袁家榖等 9 人,二等冯善曾等 18 人。正
场录取中有 100 人淘汰。正场一等的前 5 名,仅录取了张一麐(麟的异体字)
1 人,梁士诒、杨度、李熙、宋育仁等均未入选。因为试卷进呈后,慈禧怀疑梁士诒与梁启超同族,杨度是湖南师范学生,怀疑与康才常(与谭嗣同等提倡西学,义和团运动时,才常等谋乘机起义,事败就义于武昌)同党,所以都被取消了录取资格。这次的经济特科,从录取的人数看,比乾隆年间的博学鸿词科还要多,但这些被录取的人,在官场上都毫无建树。
科举选官制从隋代开始,唐、宋以后历被采用,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 年)废止(宣统元年虽尚有优贡、拔贡之名,但朝廷无正式开科)。这种选官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余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
① 《清朝文献通考·选举考二》。
为了作官为宦,谋取功名,把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科举之上。这些人一旦跃过“龙门”,金榜题名,爬上去,做了官,便直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成为维护封建秩序的忠实奴才。这就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设立科举, 选拔官吏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科举制度一方面是统治者选拔官吏的一种主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封建王朝笼络知识分子、使他们成为书呆子而服服贴贴听从其指使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