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

张平

张骞成固(今陕西城固)人。约汉文帝(公元前179—前157 年在位) 中后期生;元鼎三年(公元前 114 年)卒。地理学。

汉武帝时,北方的匈奴不时侵犯边境,掳掠人畜,毁坏庄稼,对汉王朝构成一大危害。为了巩固边防,减轻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决定联合西域各族,共击匈奴。建元三年(公元前 138 年),张骞受汉武帝的派遣,肩负

着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的政治使命,带着 100 多人,踏上漫长的征途,向西进发。这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凿记载的最早一次探险和旅行。张骞一行,从长安出发,走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经河西走廊,被匈奴所获, 拘留 10 余年,直至元朔元年(公元前 128 年),才乘机逃脱,继续西行,取

道于天山南麓的车师(在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从那里穿过沟通天山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进入焉耆,再从焉耆溯塔里木河西行,经过龟兹(今新疆库车东)、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葱岭,到达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 然后经康居(在今锡尔河流域),到达大月氏。当时大月氏已吞并了大夏, 在那儿安居乐业,无意于进攻匈奴。张骞不得要领,决定回汉。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 年),张骞一行踏上归途。为躲避匈奴势力,他们决定改变路线, 由来时的“北道”改走“南道”。从大月氏出发,越过葱岭,沿昆仑山北麓向东行进,经过莎车、于阗(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等地,在进入羌人居住地时,不幸再次被匈奴骑兵俘虏扣留。一年后,单于死,匈奴发生内乱,张骞乘机逃出,于元朔三年(公元前 126 年)回到长安。这次

出使前后共历 13 年之久,回来时仅剩二人。

元朔五年(公元前 124 年),张骞以随军校尉的身分,随大将军卫青出战匈奴。由于他熟悉匈奴的地理情况,知道水草分布和交通路线,使汉军粮食供应充足,兵强马壮,从而保证了这次出击很快取得了胜利。因从军有功,被封为博望侯。

张骞第一次西行时,在大夏曾看到蜀布和邛竹杖,闻知来自身毒(即印度),他根据方向和道里推测,身毒离大夏不会太远,由此他向汉武帝建议通“西南夷”,前往身毒,再取道大夏,以寻求通往西域的途径,避免匈奴袭击的危险。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 年),张骞出使西南夷,从西蜀犍为(今四川宜宾)出发,派使节分成几路,经■(今四川茂县)、■(今四川汉源)、徙(今四川天全)、邛(今四川西昌)等地,向西南进发,以寻求通往身毒的道路,结果都为各地方的少数部族所阻,终不能通。但是这一次探路,为尔后通“西南夷”奠定了基础。公元前 2 世纪末,汉武帝毕竟完成通“西南夷”的事业,在今四川西南部及云贵一带设置郡县。《史记·西南夷列传》和《汉书·地理志》等记载了当时西南地区的一些地理知识。

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张骞第二次通西域,主要是联络乌孙,夹攻匈奴。这次出使,不仅随员、物质成倍增加,而且还带着许多“持节” 副使同行,以便沿途派往各地;同时形势也发生了变化,汉朝已赢得了对匈奴战争的胜利,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地——河西走廊,已经在汉的统治下。所以,张骞一行顺利到达乌孙,并把副使分别派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和身毒、于阗、■弥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 年),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拜他为大行。第二年,张骞因病去世。但他分遣的副使都圆满地完成任务,和各国所派的使节一道回到汉朝。从此,汉同西域、西亚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张骞通西域的地理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地理知识,开阔了中国人民的地理视野,使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在陆上至少已达到罗马的东缴。《史记·大宛列传》主要是根据张骞的报告写成的,书中对西域各国的地理位置、经济性质、人口、兵力、风俗、物产、贸易等都有所记载,如它记载大宛:“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弥,于阗。”这是我国文献对费尔干纳盆地地理情况的最早记载。书中还对西域水系等自然因素有极粗略的认识,如它记载“于阗之

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南下,其南则河源出焉”。西海指咸海,盐泽即罗布泊。这种认识对后代影响极大。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朝与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丝绸、养蚕术、漆器、铁器和冶铁木等相继传到波斯、印度等地。汉朝的先进文化,也对西域各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优良马种和葡萄、苜蓿等植物则从西域引进中原。

张骞通西域,历经艰难,历时 10 余年。他刚毅坚强的性格和胸襟开阔、待人诚恳的宝贵品质,深受各族人民爱戴。他去世后,汉朝派出的使者“皆称博望侯”,汉使所到之处备受信任和欢迎。他的封号,成了汉朝使者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