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

金秋鹏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 年)生;治平四年(1067 年)卒。桥梁建筑。

蔡襄的父亲早逝,母亲是邻县惠安名士卢仁之女。卢仁很有学识才华, 为人耿直刚强,《惠安县续志》中称他“有文名,累举进士,不得志于有司。家贫授生自给,不肯一毫干求于人”。他对子孙的学业要求很严,不

允许稍有松懈。蔡襄小时住在外祖父家,得到外祖父的教导,养成了好学的习惯,并受到外祖父深刻的影响,造就了刚正不阿的性格。蔡襄曾与舅父卢锡一起在惠安伏虎岩伏虎寺读书。卢锡也深得其父教导,生平好义, 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后来蔡襄修造洛阳桥时,给予蔡襄很大的帮助, 是修桥事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天圣八年(1030),蔡襄举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历任漳州军事推官、西京留守推官、朝奉郎大理评事、著作郎馆阁校勘、秘书丞集贤校理知谏院兼修起居注、福建路转运使、判三司盐铁句院修起居注、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起居舍人知制诰权礼部贡举、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三司使等职,并先后出知福州府、开封府、泉州府,卒后赠吏部侍郎,谥忠惠。他为官刚正忠直,勇于辟邪扶正,针砭时弊,政绩斐然,深受时人的好评。他于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时,极言敢谏,“任职论事,无所回挠”(《宋史·蔡襄传》),“直声震天下”(《福建通志·蔡襄传》),至使“权■畏■,不敢挠法于政”(《欧阳修全集》卷 35)。在任知制诰兼判流内铨时,对除授不当者,他都拒绝草制,封还辞头。在任权三司使和三司使,主管全国财政事务时,他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财政收支,并剔除积弊,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种事务都有法可循。出知开封府时,他“谈笑剖决,破奸发隐,吏不能欺”(《宋史·蔡襄传》)。他出知福州府时,极力移风易俗,提倡医学,反对信巫不信医的陋习,并抑制丧事扰民的不良风俗。

蔡襄在科技上的重要贡献,是他第二次出知泉州府时主持修造了万安桥。万安桥位于泉州府城东面 20 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故俗称洛阳桥。

泉州是当时中国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但在洛阳桥建成之前,由泉州北上通往兴化(今莆田)、福州以至内地的通道被洛阳江所阻隔,行人车马至此都要搭舟过渡。洛阳江入海口处水遄流急,风大浪高,西有滚滚万壑流波之倾注,东有浩淼澎湃潮汐之奔驰,而且水面开阔,水深异常。在这里过渡,遇到飓风大作,往往发生舟沉人亡的惨祸,而且每逢风潮天气, 都要停渡,有时一停就是数日。由于过渡危险,人们为了祈求平安,把渡口取名为万安渡,后来在此建桥,就称万安桥。人们早就希望在这万安渡口建造桥梁,以结束过渡既危险又不便的状态。但是,过渡尚且不容易, 造桥就更加困难了,人们多次造桥的尝试都失败了。皇■五年(1053)卢锡等再次发起造桥之举,正当造桥工程遇到重重困难之时,蔡襄于至和二年(1055)和嘉■三年(1058)两次出知泉州府,亲自主持了建桥工程,并对建桥工艺进行革新和创新,终于在嘉■四年十二月辛未(1060 年 1 月 16 日) 建成了洛阳桥,成就了划时代的千秋伟业。

洛阳桥是一座规模空前的大型石构梁桥,桥长三千六百尺,宽一丈五尺。全桥用花岗岩石料砌就,因利用江中心岛构筑,故桥分为两段。桥面用 2 尺见方,长 4—5 丈的七道大石条纵列安置而成。全桥计 47 孔,桥面

两旁建了石栏杆,并置石狮 28 座,石亭 7 座,石塔 9 座,桥两端有石象和石武士像。整座桥“飞梁遥跨海西东”,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从此,人们去舟而徒,易危为安,成为泉州陆上交通的重要通道。

蔡襄在主持建造洛阳桥时,对于桥梁技术的贡献有如下几个方面: (1)首创筏形基础因桥址在江海交汇处,水遄流急,风大浪高,水下又

是长年淤积的烂泥,故桥梁基础不能采用传统的打桩方法,更无法去除淤

泥以利用水府岩石层,为此蔡襄大胆创新,发明了新的桥基工艺。他利用落潮时间,在预定造桥的位置,用船装载大石块抛入水底,使之成为一长约 500 余米,宽约 25 米的水下石堤,作为桥梁基础。这是桥梁技术史上一项重大的创新,开了现代桥梁建筑史上筏形基础之先河。

  1. 应用和发展尖劈形石桥墩把桥墩一端砌成尖劈状,以分开水势,减弱水流的冲击力,借以保护桥墩,增长桥墩的寿命,这一桥墩建筑工艺出现于唐代。蔡襄应用并发展了这一工艺,在建造洛阳桥时把桥墩两端都砌成尖劈状(也有人称之为船形桥墩),使之分开江流和潮汐的冲击力,以达到保护桥墩的目的。

  2. 利用潮汐的涨落浮运和架设石梁洛阳桥桥面的石板,每条都重达数十吨,要把这样重的石板悬空安置在桥墩之上,这在古代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条件下,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为此,蔡襄巧妙地利用潮汐的涨落规律, 预先按设计加工好大石梁,然后在涨潮时用船把石梁载运至桥墩之间,再应用简单的牵引设备,把运梁船固定在适当的位置。至落潮时,石梁便自动降落到预定的位置上,凌架于二个桥墩之间,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桥面的架设作业。

  3. 利用繁殖牡蛎以固结桥墩洛阳桥的桥墩是用一块块长方形的石块纵横相间砌筑而成的,在没有速凝水泥固结的古代,只有靠石块和桥面大石条的重力维系在一起。这一桥墩结构是很不牢固的,在江流和潮汐的不断冲击下,很容易被冲松,冲散。因此,如何加固桥墩,乃是桥梁建造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蔡襄巧妙地利用牡蛎的生长特性,解决了这个问题。牡蛎又名蚝,俗称海蛎子,是一种介壳海生动物,在海滩上附着于岩石而生长和繁殖,繁殖时其介壳会连接成堆、成片,非常坚实。为了使桥墩的石块连接成一整体,蔡襄利用牡蛎这一生长特性,采用了“种蛎于础以为固”,“石所垒,蛎辄封之”的方法,在砌筑桥墩的同时,即在桥墩的石块上种殖牡蛎,使之生长繁殖,从而把桥墩的石块胶结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桥墩的坚固性和耐久性。这一发明,堪称为一项杰出的科学创举。后人为了保护桥墩,地方当局还多次发布了禁止在桥墩上取牡蛎的法令。

洛阳桥在中国以至世界的桥梁建筑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也可以说,蔡襄在桥梁建筑史上谱写了极其光辉的新篇章。现存洛阳桥石刻题词中,有一方刻有“海内第一桥”五个大字,如果从它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石梁桥这一意义上说,那是当之无愧的。它的建成,促使在福建,特别是在泉州一带,兴起了一个建造石桥的热潮,先后建成大中型石梁桥数十座之多。其中晋江县安海镇的安平桥(俗称五里桥),长达 811 丈,有 362 孔,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章中说,中国宋代在福建“造了一系列的巨大板梁桥”,这些桥在“过去(和现在)都是很长的”,“在中国其他地方或国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和它们能相比的”。这个评价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近千年来,洛阳桥先后大修 17 次,

现存桥长 834 米,桥墩 46 个,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蔡襄著作有《蔡忠惠公集》、《荔枝谱》、《茶录》等,另有部分蔡襄的石刻题词。其中《荔枝谱》一书记述了荔枝的生长特性,荔枝品质区分,荔枝的食用功效以及加工储存的方法,具有很高的植物学价值, 是中国乃至世界果树栽培学方面的第一部专著。《茶录》简要地记述了茶叶色、香、味的判别,烹茶的技巧,茶叶的收藏、保管、加工,以及各种

茶具的制作、质地和用途等内容,也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除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外,蔡襄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并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