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下,科学出版社正在组织国内专家编纂一部大型的科学家传记辞典,计划收入古今中外重要科学家(包括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天文学家、地学家、生物学家、农学家、医学家、以及技术科学家即发明家和工程师等)的传记约 8000 篇,字数估计为 2000 万。辞典将对所收科学家的生平、学术活动、主要贡献和代表作,予以全面、具体、简洁、准确的记述,并附文献目录;即通过介绍科学家的学术生涯,向读者提供有关科学史的实用而可靠的资料。特别是那些第一流科学家的最深入的研究工作和成功经验。其中将以足够的篇幅介绍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家的重大成就,以及他们为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惧险阻、勇攀高峰的精神,以激励青年一代奋发图强,献身“四化”。这就是编纂这部《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的基本目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已将这部大辞典列入“1988

—2000 年全国辞书编写出版规划”。

大辞典总编委会由各科学领域的 60 余位著名学者组成,卢嘉锡同志担任主编,严东生、周光召、吴文俊、王绶琯、涂光炽、吴阶平、苏世生等同志担任副主编。1988 年 8 月,在北京召开了总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大辞典的编纂方针,制定了“编写条例”。各学科的编委会也已相继成立。在总编委会和各学科编委会的领导和组织下,编纂工作已全面展开。科学出版社设立了《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负责大辞典的编辑组织工作。

编纂这样一部大型的辞典,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要求质量高,只有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整个编纂工作分两步进行:先出版文集,后出版辞典。对于外国科学家,各学科编委会已分别确定第一批入选的最重要的科学家名单,共约 800 人,由有关专家分头执笔撰稿。在大辞典出版之前,按不同

学科,定稿每达 20—30 篇,就以《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文集的形式及时发表,广泛听取意见,以便将来收入大辞典时进行必要的修改。

在这部大辞典中,中国科学家辞条将占重要地位。关于中国现代(20 世纪)科学家的传记,计划收入 600 余篇,由各学科编委会负责组织撰写; 将以《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为题,分六集,陆续出版。中国古代(19 世纪及以前)科学家的传记,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及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的专家负责组织撰写;经过两年的努力,已经写成,共计 249 篇,现分上、下两集出版。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天文、历法、算学、医学、农学、冶金、陶瓷、建筑、纺织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造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更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本书所收各篇传记,具体记述了这些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过程及其历史背景,为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提供了生动而可靠的资料。书中各篇传记按照立传科学家生活的年代从古到今编排。通过本书,读者不但可以了解这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学术成就和思想品格,还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已走向衰落,西学东

渐。一些长期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主要是传教士)努力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这对于中国科学技术的新生起了启蒙作用。因此,本书也收入了其中一些代表人物的传记,作为附录。

本书各篇传记的作者都是相应领域的专家,对于立传人素有深入研究,写成的传记内容充实,材料可靠,论述客观,并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是,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及经验不足,本书难免会有缺点。我们热切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收入大辞典时进行适当修改。

《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