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
蔡景峰
王惟一又名惟德。籍贯不详。北宋初期人,约生活于公元 11 世纪。中医学、针灸学。
王惟一生平史料欠缺。仅知他在北宋天圣年间,即宋仁宗时期官至太医局翰林医官、朝散大夫和殿中省尚药奉御等职。他平时就学习医学,掌握一些秘方,尤其精于针灸技术。当时,具有悠久历史的针灸学因传承年代久远,针灸专著传抄讹误,而庸医们则由此而误人性命,一般平民因此而身受其害。社会上对此深有反映,针灸术急待加以整顿改进。天圣初年 (1023),北宋朝庭把重整针灸学的重任委托给王惟一,要求他系统修订针灸医书、考订针灸穴位的准确位置及其治疗作用,以及重绘针灸明堂图。王惟一奉朝庭之命,对古代的针灸著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他首先以《黄
帝内经》的有关论述为依据,详尽地考订了经络走行的路径,并准确地确定经穴的位置。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结合自己的经验,于 1026 年编成三卷针灸图经。后来,他又深刻地体会到,光有书本上的图昼和叙述文字,对于传播针灸知识仍然不够理想。他认为,形象的工具,比文字的效果要好得多,所谓“傅心岂如会目,著辞不若案形”。在书成后的次年,即 1027 年,奏准主持铸造针灸用的铜人模型两具,并将其著作重新命名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此书后来在南宋淳熙十三年( 1186)曾重新补注,厘为五卷,名为《新刊补注铜人俞穴针灸图经》,这是现在通行的刊本。王惟一的这些工作,对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王惟一对统一经络穴位的混乱,也做了可贵的贡献。在宋代以前,针灸方面的著作虽然不少,但绝大多数已经散佚。少数存留下来的,以《黄帝针经》及《黄帝针灸甲乙经》为最重要,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它是西晋皇甫谧的作品,流行已有数百年,经辗转传抄,错讹业已存在。其间,经过医家的不断实践,针灸学已有较大的发展,王惟一根据这些情况进行了补充修订,在编撰体例上,他把经络与穴位的叙述结合起来, 把每一条正经上的穴位排列在该经之后,并且注明穴位的位置,如手少阴心经共有少衡、少府、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少海、青灵、极泉等 9 个穴名,18 穴数。这样的编排克服了《甲乙经》按身体部位而脱离经络循行的缺点,使读者对经络和穴位有了整体性的认识。书中还明确地统一了穴位的数目,比《甲乙经》多列出双穴 3 个,即青灵、厥阴俞、膏盲,单
穴 2 个,即灵台、阳关,全身穴位总数达 657 个,其中单穴 51 个,双穴
303 个,穴名共 354 个,比《甲乙经》多 5 个。
王惟一还进一步发展了针灸的临床应用。他把实用性与科学性结合起来,以穴位为单位,指出每一个穴位所主治的病症,极大地便利了临床应用,比起《甲乙经》来,又是一个更大的进步,对针灸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把经络愉穴的知识加以普及,王惟一还主持把书的内容镌刻在石碑上,石碑高六尺、宽二丈。每行十多字,全碑分五栏, 每栏有 160 行,约万字左右。石碑对于传播正确的经穴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
王惟一还在书中画出铜人的正面、背面及侧面图,标出 12 经起止及一些重要的穴位。夏竦在天圣四年所写的序中称许这是“定偃侧于人形,正分寸于腧募;增古今之救验,刊日相之破漏,总会诸说⋯⋯”,就是对他这一工作的总括。
王惟一的另一重要成就是主持铸造针灸铜人。他设计的铜人在当时水平是相当高的。铜人与人体实际大小相似,胸腹腔中空,其壁活动,可以移动,腔中铸有心肝肺脾胃肠等内脏。铜人表面铸有经络走向及穴位位置、名称。据记载,当考核学生掌握针刺技术的程度时,先在铜人表面涂上一层黄蜡,向铜人内部灌满水(一说是水银),学生用针扎刺穴位,如果扎得准确,水就会由孔中流出,否则无水流出。设计可谓巧妙。针灸铜人作为教学工具,形象具体,《图经》则作为铜人的文字说明,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针灸铜人在当时就被视为国宝,艺术珍品。在宋金交战之际,其中一具被金人入侵宋京时掠走,后来又转入元朝宫廷,陈列在太医院的三皇庙内。另一具下落不明。据说日本现收藏有其中的一具,也被认为是日本的国宝(此具是否为天圣铜人,尚有争论)。其后,元,明、清各代,也都仿效铸造各种铜人针灸模型,大小不等。这对于针灸技术发展作用很大。
另有署名“王惟一集注”的《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事实上已非王惟一原注之书,而是他人录其前代注家吕广、杨玄操及其后之丁德用等多家注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