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

杨文衡

范成大字致能,一字幼元,号石湖居士,又号此山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南宋靖康元年六月四日(1126 年 6 月 26 日)

生;绍熙四年九月五日(1193 年 10 月 1 日)卒。地理学。

范成大出身于世代仕宦家庭,曾祖父范泽,赠太子少保;祖父范师尹, 赠太子少傅;父亲范雩,宣和六年(1124)进士,曾任左奉议郎、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郎,赠少师。范成大“在怀抱已识屏间字,少师力教之”。12 岁遍读经史,14 岁始作诗文。但体质孱弱,“常慕同队儿之强壮。生十四年,大病濒死”。绍兴十年(1140),范母去世,4 年后其父又病逝。刚刚成人的范成大挑起抚养 4 个弟妹的重担。他 10 年不出家门,艰苦度日。

家里无“一廛”居处,无“三椽”房屋,全靠借住寺院。在贫寒中,他坚持苦读,准备未来的奋进。直到 28 岁,才在前辈规劝下赴金陵(今南京) 漕试,得解。第二年又春试礼部,中式,赐同进士出身,开始仕宦生涯。绍兴二十五年(1155),范成大出任新安(今河南新安)掾,第二年调徽州司户参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天,在州官洪适帮助下,离开徽州到杭州做京官,监太平惠民和剂局。以后又任史馆、图书一类的职务。乾道二年(1166),41 岁的范成大才转入政事部门,由吏部员外郎升为郎中。第二年知处州(今浙江丽水),没有上任,在家待缺。乾道四年(1168)五月,范成大第一次受到宋孝宗赵■的召见,当场献策,上《论日力国力人力疏》, 受到孝宗嘉纳。乾道四年至五年(1168—1169),范成大在处州任期内,组织民众兴修水利;设立“义役”法,使胥吏无法贪索,减轻了役法害民的程度;又设法清减“丁钱”。这几项措施对民众、对社会安定都有益。乾道五年五月,范成大被召回杭州,由宰相陈俊卿推荐出任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十二月为起居舍人兼侍讲。乾道六年(1170),虞允文推荐范成大出使金国,表现了坚强的民族气节,为朝野一致称道。回国后升中书舍人,并将出使期间的见闻写成《揽辔录》,开始注重各地风土人情和地理考察。乾道七年(1171),范成大由于劝阻孝宗赵■不要任用奸佞外戚张说而得罪,被派到边疆外任,宦游于静江府(今桂林)、成都、明州(今宁波)、建康(今南京)等地。淳熙五年(1178)四月,范成大虽然曾以中大夫作了参知政事,但由于与皇帝的政见不合,作参政仅两个月就被御史攻击下台。从此范成大在仕途上迅速走下坡路。在他为官期间,非常注重地理考察,借宦游各地的机会,沿途进行野外考察,有时还带病考察,并把考察情况记录下来,写成《骖鸾录》、《吴船录》等地理游记。57 岁以后,范成大的仕宦生涯基本结束,回到家乡养病过晚年生活。绍熙四年九月初五日卒于家,谥文穆。

范成大酷爱旅游,以至“忘劳苦而不惮疾病。”他的官宦生活又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考察地理的场所和时机。广泛的旅游和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使他在地理学上取得了成就。他不仅写了三部有名的地理游记《揽辔录》、《骖鸾录》和《吴船录》,而且写了《桂海虞衡志》、《太湖石志》、

《吴郡志》等地理著作。他又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列为南宋四大家。他写了大量诗词和文章,今存诗词 1916 首。自编文

集《石湖大全集》136 卷,其中诗集 34 卷,文集 102 卷。《石湖大全集》明代已散佚,今存者只有《石湖居士诗集》34 卷、上述游记和地理著作以及《菊谱》、《梅谱》等,其余失传。

范成大的地理学成就主要有三项:

  1. 自然地理学成就乾道八年(1172),范成大从苏州出发,去静江府上任,沿途非常注意各地地貌差异。在江西袁州仰山,他看到的是山间盆地地貌:“四山各有佳峰,每峰如一莲华之叶,如数十峰周遭绕寺,山中目其形胜为莲华盆”。在湖南湘江岸边,看到丘陵地貌:“小山坡陀,其来无穷,亦不间断。又皆土山,略无峰峦秀丽之意,但荒凉相属耳。”对江西贵溪、上饶一带的红层地貌,他说是其颜色“如桃花”,或“色赤似紫”, 其形状“如盘、如屏、如几”,有的“石上平净,可以摊晒麦禾”,有的如“卧牛、蹲蟆”、“如龟”。他的描述非常逼真。红层地貌是指中生代特别是侏罗纪到早第三纪的陆相红色岩系,露出地面后,在热带和亚热带

的风化作用下,再受河流切割与散流冲蚀,形成形态奇特的冈丘地貌。范成大描述的上述如盘、如屏、如几的地形,就是红层地貌中那些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地形。而那些如“卧牛、蹲蟆”、“如龟”的地形,则是由于红色岩层有一定倾角,因而形成单斜式丘陵或孤立小山峰。在江西余干,范成大看到河流堆积地貌江心洲,它“前尖长,后圆阔,如琵琶⋯⋯ 岁涝洲不没,大甚仅漫琵琶之顶,后人谓浮洲”。江心洲由河床相与河漫滩相沉积物组成,当心滩增大淤高到中水位以上时,便成为江心洲。只有在洪水泛滥时,江心洲顶部才被洪水淹没。江心洲虽然比心滩稳定,但仍不断下移。通常洲头受流水冲刷,成圆头状;洲尾沉积,成尖长形,看起来象一把琵琶。范成大的描述与此正相符,把江心洲的特征完全体现出来了。在湖南零陵和广西桂林,范成大看到了秀丽的岩溶地貌,“青石如雕锼者,丛卧道傍”。“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簪,森列无际”。又把湘、桂两地的岩溶地貌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至湘,山虽佳,然■落蹊隧犹嫌狭少夷坦。甫入桂林界,平野豁开,两傍各数里,石峰森峭,罗列左右,如排衙引而南同行”。《桂海虞衡志·志岩洞》则是范成大考察桂林及其附近地区岩溶地貌后写的专著。它记述了那里的岩溶湖、峰林、孤峰、溶洞等各种岩溶地貌形态并分析其成因。它记载洞穴 38 个,其中 26 个为作者亲自考察过。所记洞穴位置有半山间、半山中、山半腹、山腰和山脚等。洞内有石塌、石床、石钟乳、石台、石果等各种形态的洞穴堆积地貌。此外,还记载了洞穴音响、洞穴结构、洞穴大小、洞穴气候、洞穴水文等。

范成大对各地气象气候的记述也很有特色。说重庆夏天热“如炉炭燔灼”。而峨眉山上,气温的垂直变化很大,他有亲身体验。上山时,“初衣暑■,渐高渐寒;到八十四盘则骤寒;比及山顶,亟挟纩两重,又加毳衲驼葺之裘,尽衣笥中所藏,系重巾,蹑毡靴,犹凛■不自持,则炽炭护炉危坐”。下山时,他渐觉暑气,“以次减去绵衲。午至白水寺,则■■ 如故”。他用增减身上衣服的事实证明了峨眉山上气温随高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在中国古代是首次。高山顶上,由于空气稀薄,气压降低,使水的沸点也降低。山越高,气压越低,水的沸点也越低。由于沸点低,米饭煮不熟。这种现象范成大曾听说过,这次他亲自体验到了。说:“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但碎如砂粒”。峨眉山上,气象变幻不定,给人以某种神秘感。人们常说的“佛光”,实际上是雨后山谷间出现的彩虹,它是由于太阳光透过水蒸气,折射在云海上面形成的彩色光环。光环有大有小, 可远可近,色彩变幻不定,有似佛头上的半圆形相光,故称佛光。范成大亲眼看到了佛光和其他气象现象,并作了生动、详细的描述。指出佛光形成的条件以及它同当时天气变化的密切关系,说:“凡佛光欲现,必先布云⋯⋯光相依云而出。”他还注意到佛光有“小现”、“大现”和“清现” 之分,而“清现”最难得见。这些见解都是正确的。

范成大对三峡水文情况的记载很有特色。在他的笔下,三峡段河水暴涨暴落非常显著,一夜之间“滟■则已在五丈水下”,又一夜之间,“水骤退十许丈”。范成大给洪水水位取了不同的名称,如“茶槽齐”、“青草齐”、“草根齐”等。文中用“两边高而中洼下,状如茶碾之槽”来说明“茶槽齐”的水流形状。这是对洪水横断面的正确描述。它的形成是由于在顺直河段中,洪水下落时,下游水量先退出,上游水量后退出,水位

和流速的减率中间大,两岸小,使中间水位低于两岸水位而形成中凹形。水位的落差愈大,水面凹的也愈多,横比降也愈大。这时行船很危险,容易倾侧翻覆。这段关于洪水横断面的记载,在我国是最早的。范成大还记载了长江沿途河水含沙量的情况,如峨眉山下的龙门峡,“峡中绀碧无底, 石寒水清”。到涪州(今涪陵),长江“水色黄浊,黔江(今乌江)乃清冷如玻璃⋯⋯自成都登舟至此,始见清江”。在汉口,“汉水自北岸出,清碧可鉴,合大江浊流,始不相入,行里许,则为江水所胜,浑而一色。凡水自两岸出于江者皆然。其行缓,故得澄莹。大江如激箭,万里奔流,不得不浊也”。这里不仅记述了河水含沙量的大小和变化,而且分析了形成原因。

对各地植被的差异,范成大也很注意。看到浙江兰溪“■落无处无梅”, 浙赣交界的常山至沙溪则是“所在多乔木茂林”,而赣水下游上江一带是“橘林翠樾照水,行终日不绝”。范成大已认识到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地区可以形成不同的形态特征:湖南山阳驿“夹道皆松木,甚茂大。抵入湖湘,松身皆直如杉。江西则柏亦峭直,叶如璎珞。二物与吴中迥不同,吴中松多虬干,柏则怪■”。他还描述了峨眉山上多种多样的植物以及植物垂直分布的现象:山的下部为常绿阔叶林;山的中部为落叶乔木;如娑罗即是山茶科的落叶乔木,“其木叶如海桐,又似杨梅,花红白色,春夏间开,惟此山有之。余登山半即见之,至此满山皆是”;山的上部为针叶林(冷杉,塔松)和灌丛(杜鹃等)。山顶上由于山高多风,针叶林木也长不高,重重偃蹇如浮图。此外,《桂海虞衡志》“志香”、“志禽”、“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等篇,专记海南岛、两广、湖南、云南、福建等地特殊动、植物的种类、形态和分布,有不少生物地理学内容。如荔枝的分布,“志果”篇写道:“自湖南界入桂林,才百余里便有之,亦未甚多。昭平出樵核,临贺出绿色者尤胜。自此而南,诸郡皆有之,悉不宜干,肉薄味浅,不及闽中所产。”《菊谱》和《梅谱》则是专记范村的菊、梅种类以及形态和种植方法。

  1. 地质、矿物和岩学成就在《桂海虞衡志·志岩洞》中,范成大指出伏波岩是因“前浸江滨,波浪汹涌,日夜漱啮”而成,说明范成大已认识到在岩溶地区洞穴的成因是由于地表水的冲蚀和溶蚀作用。在《太湖石志》中,他进一步指出,太湖石的形成受两个条件的影响:一是水的机械侵蚀, 即“波涛激啮”、“风浪冲激”;二是水对石灰岩的溶蚀,即“浸濯而为光莹”。

范成大对矿物、岩石很注重,在《桂海虞衡志·志金石》中记述了 11 种药用矿物的产地、产状、用途、质地优劣、性质等,为我国古代矿物学的重要文献。在石谱中有较高历史地位的《太湖石志》则是范成大为太湖石写的专著,篇幅不大,仅 500 余字,其中有石头名称 15 个。它在阐述太湖石的成因上比前人深入,并把太湖石的外形、质地、感觉程度、颜色、用途、声音、产地等作了具体描述。在历代各种石谱中可称上乘。在《吴郡志》卷二十九中,也载有太湖石,并转录一些历史文献,是研究中国岩石学史的好资料。

  1. 人文地理学成就范成大于 1170 年写的《揽辔录》,记述了他出使金国时走过的路线、地名、地理环境变迁以及金朝人事情况,绝大部分是人文地理的内容。在《骖鸾录》中,范成大对沿途的农业、手工业、物产、

水利设施、集市贸易等有较详细的描述。比如安徽休宁的林业及其利弊的论述非常出色:“休宁山中宜杉,土人稀作田,多以种杉为业。杉又易生之物,故取之难穷。出山时,价极贱,抵郡城已抽解不赀。比及严(州)则所征数百倍。严之官吏方曰,吾州无利孔,微歙杉不为州矣。观此言,则商旅之病何时而疗。盖一木出山,或不直百钱,至浙江乃卖两千,皆重征与久客费使之”。在《吴船录》中,范成大对各地聚落及城市地理的描述和对比,是中国古代杰出的聚落地理和城市地理文献。被他描写的城市有眉州、嘉州、恭州、泸州、万州、归州、鄂渚等。在《桂海虞衡志》“志酒”、“志器”、“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等篇中, 记述了南方广大地域的物产。“志蛮”讲广西的民族地理分布、发展历史、风俗习惯、社会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婚姻制度、人口数目、居住条件、物产等,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民族地理学文献。“杂志”及《吴船录》中, 还讲了南方的地方病。范成大晚年写的《吴郡志》共 50 卷 39 门,包括沿革、户口、税租、土贡、风俗、城郭、古迹、水利、人物、宗教、农具、山川等,是地志中的善本,人文地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