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内伤学说

李杲生活年代正值金元战争期间,金哀宗正大九年,改元开兴元年, 又改天兴元年(1232)之际,金朝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被元兵围困半个月。解围之后,人民患病者多,既病而死者接踵不绝。根据记载,当时都城十二座城门,一连三个月,每日送出死者,各有一二千人,前后共有百万之众,这是历史上记录的一次大的疾病灾疫。李杲目睹了实际情况。当时这些疾病患者,多按外感风寒治疗。有的使用发表之剂,结果病患者大都转为结胸发黄之症,辗转死去。因此,李杲考虑到战争期间,人们起居不时,劳役频仍,寒温失所,朝饥暮饱,以致胃气亏乏。解围之后,一旦饱食太过,因胃气亏乏太久,兼以营卫失养,反而不能承受,如果调治失宜,便可促成死亡。根据以上情况,他认为外感病与内伤病必须详细分辨, 外感之邪为风寒之邪,可以伤及筋骨受病;内伤之病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所伤在于脾胃之气。脾胃之气不足,可以促使无形元气受病。元气主卫护周身,如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故不堪再受风寒侵袭。疾病之由,表面看类似外感,实际却是内伤脾胃。外感证状:发热恶寒,或寒热并作,口鼻之气壅盛有余,手背热,手心不热、头痛不止,邪气传里则有渴。内伤之证:多燥热,咽膈不通,口鼻之气短促,手心热,手背不热, 时而头痛,食不知味,亦有渴,怠惰嗜卧,四肢沉困。凡此诸种不同证象, 有时只在疑似之间,如果不仔细分辨,则很容易出现误诊。外感伤形,内伤伤气。凡外伤之病,皆属有余之病,主实;内伤之病,皆属不足之病,

主虚。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治则不同。李杲指出:“伤外为有余, 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汗之、下之、吐之、■之皆泻也。温之、和之、调之、养之皆补也。”“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难经》云: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 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因此,内伤外感不容混同。

李杲的内伤学说主要是他在战争时期临床独有心得的总结。他拟定的补中益气汤(黄芪、甘草、人参、当归身、桔皮、升麻、柴胡、白术)和升阳益胃汤(黄芪、半夏、人参、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桔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等方,均取甘温除热、温养脾胃、扶养元气为主,为治内伤病的主方,深得后世医家称赞。明王纶《明医杂著》卷一称:“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把内伤学说与张仲景外感学说并论, 可见对李杲内伤之说的重视。李杲曾在战争中著有《内外伤辨惑论》一书, 详细记载了他的认识过程。但是,该书著成后并未立即问世,自序记载, 该书是在壬辰(1232)围城以后 16 年,即 1247 年才发表的。这可能是李杲著成此书后,深恐其学说并不成熟,在以后又经过多年临床反复验证,确信他的学说可以成立,对济世活人确有效果,方始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