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

范楚玉

楼■字寿玉,又字国器。浙江鄞县人。约北宋元■五年(1090 年) 生;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卒。农学。

《宋史·艺文志》“农家类”著录:“《耕织图》一卷,楼■撰”。据楼■之■楼■说:宋高宗时,楼■任临安于潜令,比较关心民间事务, 有感于农夫、蚕妇耕织之苦,于是“究其始末,为耕织二图”。楼■因课劝农桑成效显著而得上闻,又经近臣的推荐,宋高宗召见了他。他趁此机会呈献上《耕织图》。此后,他历任多种官职,而且“所至多着声绩”。绍兴(1131—1162)中,曾累官至朝议大夫。

北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1040),已将农家耕织情况,绘于王宫的延春阁壁上。宋高宗曾说及此事:“祖宗时,于延春阁两壁,画农家养蚕织绢甚详”。后来,这种耕织图,由宫廷发展到民间,成为一种介绍和传播农业生产技术的手段。元末虞集《道国学古录》说,宋代郡县所治大门的

东西壁,绘耕织图“使民得而观之”。说明宋代曾广泛采用耕织图的方式, 宣传和推广过耕织技术。

在耕织图中,以楼■编绘的《耕织图》最为有名。它“图绘以尽其状, 诗歌以尽其情,一时朝野传诵几遍”。楼■的《耕织图》包括耕图 21 幅, 内容有浸种、耕、耙耨、耖、碌碡、布秧、淤荫、拔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割、登场、持穗、簸扬、砻、舂碓、■、入仓等;织图计 24 幅,内容有浴蚕、下蚕、喂蚕、一眠、二眠、三眠、分箔、采桑、大起、捉绩、上簇、炙箔、下簇、择茧、窖茧、缫丝、蚕蛾、祝谢、络丝、经、纬、织、攀花、剪帛等。每图皆配以一首五言律诗。由于《耕织图》系统而又具体地描绘了当时江南水田地区农耕和蚕桑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后人研究宋代农业生产技术最珍贵的形象资料。它比较重视推广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如“秧马”是宋代始出现的一种插秧工具,北宋诗人苏轼曾为之作过《秧马歌》。楼■认为使用它能减轻插秧劳动强度,所以《耕织图》“插秧”诗说:“我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又如使用碌碡平整田地,既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又利于精耕细作,《耕织图》“碌碡”诗称赞说:“力由巧机事,利器由心匠。翩翩转圜枢,衮衮鸣翠浪。三春欲尽头,万顷平如掌”。楼■的《耕织图》还反映了劳动人民男耕女织的勤劳和生活之艰难。正如楼■《攻■集·跋扬州伯父〈耕织图〉》中所说:“此图此诗诚为有补于世。夫沾体涂足,农之劳至矣,而粟不饱其腹。蚕缫丝织,女之劳至矣,而衣不蔽身,使尽如二图之详劳⋯⋯”。

楼■《耕织图》问世后,直到嘉定三年(1210),才由他的孙子楼洪、楼深“以诗刊志石”其■楼■“为之书丹”,并叙述了其写作缘起。宋、元时期编绘的耕织图,除楼■的以外,还有南宋刘松年编绘的《耕获图》。元代程■编绘的《耕织图》,图数与楼■的一样,基本上摹自该图。明代英宗天顺六年(1462)宋宗鲁曾重刊《耕织图》,原图大概在明以后佚失, 现存■有全部诗文。明中叶以后的耕织图与之都有渊源关系,如《便民图纂》第一次将《耕织图》改绘后全部收入,并将其所配诗文改写成农民易于接受的,更为通俗的竹枝调。清代自康熙以后,雍正、乾隆等朝也都令画院依照楼■的《耕织图》重绘翻刻过。15 世纪以后,中国的《耕织图》流传入了日本、朝鲜。据渡部武先生研究认为,日本廷宝四年(1676)狩野永纳复刻的《耕织图》、《古朝鲜版耕织图》和金弘道画的《耕织图》都比较忠实地摹写了明代天顺六年的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