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

鄢良

赵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北宋元丰五年(1082 年)生于开封;南宋绍兴五年(1135 年)卒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医学。

赵佶是北宋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的第 11 子,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赵煦之弟。元丰八年(1085)封为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加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因无嗣,赵佶即皇帝位,成为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即宋徽宗)。他崇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宣和七年(1127)金兵入侵, 宋军节节败退,赵佶传位太子赵恒(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三年(1127), 赵佶与钦宗一起被金兵俘虏北去,囚禁在五国城,直至去世。

北宋皇帝有重视医学的传统。赵佶以前诸帝都在不同程度上亲自过问并扶持医药卫生,对推动北宋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有些皇帝, 如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本人也爱好并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宋史·王怀隐传》记载:“初太宗在蕃邸,暇日多留意医术,藏名方千余首, 皆尝有验者。”《太平圣惠方》就是在宋太宗所收医方的基础上命医家王怀隐加以扩充而成的。

赵佶对医药的重视程度比其前几位皇帝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本人也通晓医学理论。在他即位的最初四年里,相继诏令设置或改善了“安济坊”、“居养院”、“慈幼局”、“漏泽园”等慈善和医疗机构;其中“安济坊”为医疗机构,主要收治有病而无力求医的贫穷患者。政和三年(1113),又下诏设置“粹和宫”,专供有病宫女疗养之用。赵佶在位期间, 还曾多次诏命或派遣官员“访民疾苦”。此外,还增设“修合药所”(制药

机构)和“卖药所”(后改名为“太平惠民局”)。赵佶在医学教育上进行了较大改革,这就是“医学”的设立。“医学”级别高于“太医局”,隶属国子监,专门培养高级医学人材,采用“三舍法”。“医学”初设于崇宁二年(1103),其后或罢或复,几经反复,最后在宣和二年(1120)停办后再也未能恢复。“医学”经历的周折可能与北方金人的侵扰、经济困难、“医学”制度不完善及北宋朝庭的内部分歧等因素有关,但应当肯定,赵佶为提高医学教育水平和医生地位作过积极的努力。他对医药书籍的编修也很关注。大观二年(1108),命艾晟修订《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改名为《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政和六年(1116)又命曹孝忠再加修订,并改名为

《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大观年间,还命陈师文等校正《和剂局方》。他本人还亲自撰写了一部《圣济经》,此书写成并颁行于重和元年(1118),并诏令将该书作为医学校的教科书。其后赵佶又主持编撰了《圣济总录》。此书成于宣和七年(1125),多达 200 卷,载方近两万,理法方药俱全,赵佶还亲自为此书作序。《圣济总录》是宋代的医学百科全书, 集宋以前中国医学之大成。

赵佶在医学上的造诣体现在他亲自撰写的《圣济经》中。《圣济经》10 卷 42 章,为医学基础理论著作,涉及生理、病理、运气、养生、胎育、治则、药理等各个方面。赵佶在《圣济总录》御制序中称“万机之余,著书四十二章,发明《内经》之妙,曰《圣济经》,其意精微,其旨迈远, 其所言在理,所以探天下之至赜。”实事上也正如此序中所言,《圣济经》主要是概括总结《内经》的医学思想,并结合道教哲学作了一定的发挥。尽管他没有提出太多有创造性的新思想或新理论,但对《内经》的研究确有很深的造诣,《圣济经》十分简明地表述了《内经》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在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方面不仅深得《内经》精义,而且还有所发挥。例如《内经》中的五行相克关系是用于说明五脏病传关系和运气的胜复承制关系;《圣济经》则认为五行相克可以“相治”、“相成”,并以此说明五脏的生成之序是命门、心、肺、肝、脾、肾。赵佶精于象数学(与他崇奉道教有关,道教哲学即象数学),在《圣济经》中也揉合了不少象数学的内容,以发挥《内经》的理论。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女子二七天癸至,男子二八天癸至之论;《圣济经》根据象数学的数目阴阳理论对此加以发挥,它说:“语七八之数,七、少阳也,八、少阴也。相感而流通,故女子二七而天癸至,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则以阴阳交始而兆始故也。” 此外,赵佶还笃信运气学说。政和七年(1117)“十月一日,命公布次年运历,示民预防疾病”。“运历”是根据运气学说而制定的关于各年份及各年中各月节的气候、物候和病候特点的历法。皇家颁布运历,这是第一次。

《圣济总录》将运气学说置于全书之首,也正是赵佶重视运气学说的反映。赵佶援象数学之理以论医及重视运气学说对宋以后的医风有一定的影响。

赵佶重视医药卫生,并自撰及主编医书。虽然他有标榜“文治”和“仁政”的政治动机,但在客观上有关心百姓疾苦的行动,而且也有相当的实际效果,应当肯定他为宋代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