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船、战车的研究

我国古代战船的建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到北宋初期又有很大的发展。曾公亮等人在《武经总要·战船》篇中所记载的宋朝战船,大多是沿袭古代的船制改建和扩建而成的,其中主要有楼舡(即楼船)、蒙冲、走舸、游艇、海鹘,及其他战船等。楼船形体高大,其上建有三重楼。这三重楼各有不同的名称,据《释名·船名》卷七记载:楼船的“上屋曰庐舍也。其上重屋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在(再)在其上曰爵室,于中侯望之,如鸟爵之警视也”。这种高大的楼船如水上高城,它也装备陆上守城用的“炮

车、檑石、铁汁”等器械,便于居高临下的士兵使用,以击毁敌军水师的小型战船和船上的有生力量,是水战中的主力战舰。在楼船的图形上,还绘有拍杆的式样,为人们了解隋朝将领杨素在“五牙”船上装置的拍杆, 提供了资料。从图形上看,拍杆安置于楼船的顶部,作战时,利用杠杆原理将梢杆突然翻转,迫击敌军战船,使之毁坏。楼船有时也用作指挥船, 类似后世海军舰队的旗舰。

与楼船类似的大型战船还有走舸、斗舰、海鹘船等。走舸的船舷设有女墙,掩蔽士兵作战,士兵兼作划浆操船之事,船速较快,有较大的冲击力。斗舰的舰首方阔,船舷设有女墙,可掩蔽士兵的下半身,女墙下部开有浆孔,便于士兵划浆。舷内五尺,建有战棚,棚内乘载官兵,棚上建有女墙,士兵可依托女墙作战;斗舰的形制构造,大抵由魏晋时的斗舰发展而来。海鹘船的建造起始于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北宋初期继续建造,船形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鹘之形,船舷两侧置浮板,形如鹘翼翅肋,上蒙生牛皮,是航速较快而又平稳的战船。此外还有轻型快速的蒙冲、游艇, 便于水上冲突敌军战船,进行水上游击之用。

《武经总要·战船》篇所记载的战船,有大有小,作用各有不同,如果在水战中指挥员能指挥得当,便可发挥大中小各型战船协同作战的总体威力,夺取水战的胜利。

曾公亮等人除了在《武经总要》中,记载战船的形制构造和作战特点外,还记载了航海所用指南针的前身,指南鱼的制造方法。该书卷十五所记指南鱼的制法是:“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 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 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现代的科学知识分析这一制作过程和原理,可知这是一种利用强大地磁场的作用使铁片磁化的方法。把铁片烧红, 令“正对子位”的工序,是使铁鱼内部处于较活动状态的磁畴,顺着地球磁场的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的工序,是把磁畴的规则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起增大磁化程度的作用。书中的记载虽然寥寥数语,但是却包含着丰富而合乎科学的道理。人工磁化方法的创造,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是航海指南针发明的前导。指南鱼本是作为陆战中指示士兵在夜战中辨别方向的简单仪器, 经改制成指南针后便在 11 世纪用于航海,从此以后,“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朱或《萍州可谈》)。因此,《武经总要》也是我们研究指南针发明史的重要资料。

曾公亮等人还对宋代的战车进行了研究。宋代的战车同车战时代的战车不同,主要不是乘载士兵作战的战斗车辆,而是装备各种冷兵器与火器的战斗车辆,其种类较多,形制构造各有特点。在《武经总要前集·器图》中,首次绘制车身小巧的各种独轮攻击型战车,其中有运干粮车、巷战车、虎车和象车、枪车等。运干粮车、巷战车和虎车的基本构造相同,它们是在一辆独轮车上,或在车前安置挡板,两侧安置厢板,或在车上安一个虎形车厢,以掩护推车士兵;同时在车的底座上和虎形大口中,通出多支枪锋,以便在作战时冲刺敌军。由于这种独轮车车身小巧,便于机动,所以士兵可以在狭窄的田埂、道路、街巷中推车冲进,同前来劫粮和进攻的敌军搏战。也可在旷野中排成车阵,由众多士兵拥推成百上千辆蜂拥而前, 冲击敌军的前阵,配合步骑兵进攻。安有四轮的象车和枪车的车身较宽,

象形车厢和挡板较大,安插的枪锋较多,主要是在野战中排成车阵,冲击敌军的前阵,配合步骑兵进攻。这类战车的制造和使用,为明代火器战车的创制,启发了思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