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

鄢良

王叔和名熙。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与邹县之间)人。约公元 180

年生;公元 260 年卒。中医学。

王叔和所在的山阳王氏宗族是后汉三国时期的豪门大族。这个宗族中不仅几代都有权势显赫的达官显贵,而且也有名震朝野的文人学士。由于有较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王叔和自幼即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到青年时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对医药和养生尤有兴趣。公元 193 年, 由于战事频起,政局动荡,为避乱求安,王氏全族投奔荆州刺史刘表,王叔和也于此时移居荆州。当时荆州所管辖的 8 个郡中有南阳和长沙,分别

是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约公元 2—3 世纪)的诞生和坐堂行医的地方;王

叔和居荆州期间(公元 194—208 年)正值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在这

里,王叔和耳闻目睹了张仲景的高明医技,并深深为之吸引,使他抱定了毕生钻研医道的志向。他潜心研读历代医学典籍,虚心向各地名医求教, 使王叔和的医学理论和诊断水平迅速提高。公元 208 年,曹操大军南下征伐荆州刘表,刘表病逝,其子刘琮归附曹操,王叔和因医术出众而被曹操选为随军医生和魏王府侍医。其后,曹丕称帝,王叔和任魏国皇室的御医。由于他高超的医艺和卓著的疗效,又被提升为太医令。曹魏代汉以后,张仲景已去世,他所著的医书《伤寒杂病论》因战乱而散失。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并深知该书价值的王叔和遂不遗余力,四处收集已散失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编次和推广传播。王叔和以太医令的地位和当代名医的声望整理传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大大地扩大了该书的影响,使之在医界受到高度重视,其价值因而也逐渐为医界所认识。宋代林亿称: “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功也。”客观地评论了王叔和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传世所起的巨大作用。王叔和还编著了《脉经》10 卷和《论病》10 卷,总结了他毕生的医学研究成果。

王叔和在医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对脉学的贡献尤为突出。切脉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早在春秋时期扁鹊(秦越人,公元前 5 世纪) 即开始使用,《黄帝内经》中已具备了基本的脉学理论,并对部分脉象作了描述,其后,两汉时期的医家又从各个不同方面充实和发展了脉学。脉学知识到东汉末期从总体上来说已十分丰富,但却比较散乱,相当一部分脉学理论分散在基础理论或临床医学著作中。虽然在两汉时期也有一些脉学或诊断学专著,但这些著作往往仅记一家之说而收罗不广。这些散在于各种医学典籍中的脉学理论不仅缺乏系统的总结归纳,而且各种医籍中的或各家各派的脉学理论也存在着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切脉方法到东汉时已出现了以独取寸口脉代替遍诊法的趋势,但寸口脉诊法的可行性还未从理论上得到阐明,因而难以全面推广。针对脉学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王叔和首先对《内经》以来的脉学文献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搜集和整理,并撰成《脉经》 10 卷。《脉经》汇集了《素问》、《针经》(即

《灵枢》)、《难经》、《四时经》、《扁鹊脉法赞》、《扁鹊阴阳脉法》、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伤寒杂病论》等当时能见到的医书中的脉学文献,将它们分门别类,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王叔和在该书《序》中称:“今撰集歧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 合为十卷⋯⋯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备。” 他对各个时代的脉学理论及各个流派的脉学观点兼收并取,广征博引,使得《脉经》成为集东汉以前脉学理论之大成的脉学全书,使中国古代的脉学成就第一次得到全面的、系统的总结和整理。

王叔和并不限于汇集整理前人的脉学文献,而是在总结前人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他自己长期的临床研究心得对脉学理论作了创造性的发挥。他将脉象厘定为 24 种,并完善了切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使脉学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脉经》以前,脉象的名称不十分规范,对脉象以及相似脉象的辨别也缺乏统一而系统的描述。切脉是以脉的指下感觉为根据,如果对各种脉象没有规范而明晰的描述,则在实际的脉诊中也就很难对受诊者的脉象作出准确判断。诚如王叔和所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

殆立至。”误断脉象会导致疾病误诊、误治。因此,王叔和特别强调脉象的辨识。《脉经》开宗明义地将《脉形指下秘诀》作为全书的第一篇。在该篇中,他将脉象,即脉搏的指下感觉归纳为 24 种,即浮脉、芤脉、洪脉、滑脉、数脉、促脉、弦脉、紧脉、沉脉、伏脉、革脉、实脉、微脉、涩脉、细脉、软脉、弱脉、虚脉、散脉、缓脉、迟脉、结脉、代脉、动脉。这 24 种脉象的名称是根据该脉象的主要特征来定的。对于每一种脉象,王叔和都作了具体而清楚的描述。他还指出了相似脉,即“浮与芤相类,弦与紧相类,滑与数相类,革与实相类,沉与伏相类,微与涩相类,软与弱相类, 缓与迟相类”。这些相类似的脉象依据王叔和的描述都不难辨别。例如, 浮脉的脉象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即轻按即可触觉到明显的脉跳, 若重按则反而觉得脉跳无力。芤脉与浮脉有相似之处,其脉象是“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即芤脉也是浮于指下,这一点与浮脉同;浮脉除浮以外没有其他异常,而芤脉则不仅浮,而且脉体粗大,搏动无力, 并且脉体中央部分空软,两边则较硬实。根据以上描述,芤脉与浮脉便很容易鉴别。在以上 24 脉以外,王叔和还描述了“屋漏”、“雀啄”、“釜

中汤沸”等“怪脉”或“败脉”。在 24 种具体脉象的基础上,王叔和又以阴阳和虚实为辨脉的大纲。

在切脉方法方面,王叔和完善了切脉独取寸口的方法及其理论。切脉方法在《内经》中使用的是“三部九候”的遍诊法,即以头、手、足为三部,又各分天地人为九候。“三部九候”实际上即是以全身九个可触及的脉搏跳动部位为脉诊点。其后,《难经》提出“独取寸口”的切脉法,也将寸口脉分为“三部九候”。《难经·十八难》云:“三部者,寸关尺也; 九候者,浮中沉也。”但《难经》未将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与脏腑联系起来,因而从理论上还无法最终取代遍诊法。东汉后期的张仲景仍强调诊脉要兼取人迎、气口、趺阳三部脉互参。《脉法赞》初步确立了寸口分部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即“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王叔和在《难经》和《脉法赞》中对寸口脉法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他主张切脉专取两手寸口部的脉象,只有在两手无脉的危急情况时, 才切诊人迎、趺阳和太溪。从理论上陈述了切脉可以独取寸口的理由:寸口是五脏六腑经脉营卫之气运行起止交会的部位,可反映五脏六腑的情况,所以切脉可独取寸口。同时他还阐述了寸口脉分部与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由于王叔和从理论上最终解决了切脉独取寸口的可行性问题,使得寸口脉法得以取代遍诊法而被普遍采用。

在厘定 24 种脉象和确定诊脉方法的基础上,王叔和对各部各种脉象的诊断学意义,即各种脉象所反映的病理或生理情况,以及各脏腑的正常和病态脉象都作了详细而具体的论述;还指出了男女老幼胖瘦等各类型人脉象的体质差异和脉象的四时乃至在一日中的变化规律。王叔和非常重视脉象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但是,他并不认为脉诊是万能的。他在《脉经·序》中称:“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意指在疾病诊断中应将脉象与症状和其他体征结合起来综合判断,而不能只凭脉象作结论。因此,《脉经》在论述疾病诊断及其预后的判断时,往往是脉证合参,而且还强调要注意脉象与证候是否相适应的问题。如《脉经·辨三部九候脉证》云:“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脉证并重,合参诊病是《脉经》

一书的特点之一。

王叔和在总结和吸收前人脉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他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亲身体会,建立起内容丰富、概念明晰、系统规范的脉学体系,在中国古代脉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脉经》一书成为后世脉学的范本。唐代的皇家医学校“太医署”和宋代的皇家医学校“太医局” 都把《脉经》作为脉学教科书。寸口脉法理论自魏晋时期推广应用后一直作为规范而沿用至今;24 脉象也成为后世辨脉的标准,明代李时珍在此基础上补充长、短、牢 3 脉成为 27 脉,李中梓又增加疾脉而遂有 28 脉之称, 当今中医脉学仍然沿用这些脉名。其他如脉象主病、病证脉象、脉象的性质和四时差异、脉证合参等理论也多为后世医家所遵循。《脉经》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流传到了国外。公元 808 年日本医家

编辑的《大同类聚方》 100 卷,其脉学内容即取自王叔和的《脉经》,与

此同时,在日本医学教育中,一直以该书为教材。公元 10 世纪,阿拉伯著名医家 A.A.阿维森纳(Avicenna,公元 980—1037 年)所著《医典》也引用了不少《脉经》中关于脉象的资料。公元 13 世纪末至 14 世纪初,波斯国(伊朗)学者兼医生 R.A.哈姆达尼(al-Hamdāni,1247—1318)主编的一部波斯文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医学宝藏》中收载有脉学内容,并特别提到王叔和的名字。中医脉法在世界的广泛传播,与王叔和的功绩是分不开的。

王叔和撰著的医书有《脉经》和《论病》各 10 卷。《论病》在南北朝时期尚在流传,至隋代亡佚,今已无法知其详情。《脉经》在脉学方面的成就已于前述,但《脉经》并不只是单纯的脉学专著,而是以脉学为主体并含有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医书,因而其成就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在生理学方面,《脉经》提出了五脏在各个季节(春、夏、季夏、秋、冬)、各日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及各时辰中的废、王、相、囚、死的关系,发展和完善了《黄帝内经》中五脏主时的时间生理学理论。在病理学方面,《脉经》卷六集中地叙述了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各种病证,系统地总结归纳了《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中的脏腑经脉病证理论。在诊断学方面,《脉经》卷五选录了《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中有关通过望诊和闻诊判断死证的内容。在治疗学方面,《脉经》总结出春宜吐不宜下,夏宜汗不宜下,秋宜下不宜吐,冬宜温的四时治则,并根据《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叙述了许多病证的治法及其针灸取穴和药物处方。此外,《脉经》还具有中医文献学上的价值。王叔和在引用前人的文献时,或者以标题的形式,或者以文后加注的形式注明所引文献的出处,为后世树立了正确引用古籍的典范。在《脉经》的全部内容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为张仲景遗论,载录了《伤寒杂病论》的大部分(全部?) 内容,因此,《脉经》可视为《伤寒杂病论》最早的一种传本。通过它不仅可以窥测《伤寒杂病论》原著的篇目情况和原始内容,而且还可为校勘研究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提供可靠的佐证。

王叔和性情沉静,不尚浮华,治学严谨,不务虚谈;博采众长而不掠美,勤求古训而不拘泥;躬身实践,体察入微。他在医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的精神品格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