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甫

艾素珍

李吉甫字弘宪。赵郡(今河北赞皇)人。唐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

生;元和九年(公元 814 年)卒。地理学。

李吉甫生于藩镇割据的战乱年代,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中央直接控制的地区日益减少,国力日衰。李吉甫一家三代为宰相,为辅助朝廷维护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势力,都曾作了不懈的努力。李吉甫的父亲李栖筠,很有名望,代宗时曾任御史大夫,后任宰相。李栖筠喜读书,知识渊博,文章亦写得很好,“而乐人攻己短,为天下士归重”。李吉甫在父亲的熏陶和教育下,从小好学,知道不少典籍故事,且年尚幼即能写文章。年轻时, 以荫补在司御率府仓曹参军。27 岁,成为太常博士,后为忠州等地刺史。宪宗即位,由考功郎中,旋召入翰林为学士,转中书舍人,参与策划讨平剑南节度副使刘群叛乱。元和二年(公元 807 年)任中书郎同平章事,策划

讨平镇海节度使李琦叛乱。同年为相,改换了 36 个藩镇,以削弱藩镇势力。转任淮南节度使,在高邮县筑堤为塘,灌田数千顷,人受其惠。元和六年(公元 811 年)再任宰相,裁减冗官八百,吏一千四百员,并使魏博节度使田兴听命朝廷。

李吉甫一生勤奋好学,并以精通国朝故事、沿革折衷而为时人称赞。后身为宰相,监修国史,更是博览群书,广泛收集图籍资料。清代孙星衍在《元和郡县图志序》称:“唐宰相之善读书者,吉甫为第一人矣。”李吉甫身居要职,政务繁忙,但仍完成了大量著作,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有:《元和郡县图志》42 卷,《十道志》10 卷,《古今地名》3 卷,《元和国计簿》10 卷、《删水经》10 卷,《六代略》30 卷,《元和百司举要》1 卷,《古今说宛》11 卷,《注一行易》,《一行传》1 卷,

《国朝哀策文》4 卷,《梁大同古铭记》1 卷,监修《顺宗实录》5 卷。此外,还有《李吉甫集》20 卷,《李吉甫古今文集略》20 卷。可惜李吉甫的这些著作绝大部分已亡佚,惟《元和郡县图志》流传下来。此外,明陶宗仪编《说郛》卷六十辑录了《十道志》1 卷。

李吉甫学识广博,颇有成就,而对舆地之学,尤为重视。他指出,萧何收罗秦代的图籍,才使汉高祖刘邦得以了解山川厄塞的分布、户口多寡, 最后夺天下,定都洛阳。因此他提出舆地之学与国家安危密切相关。他认为在藩镇割据,唐王朝处处受到威助之时,首先必须对国家的版图地理作深入的研究。他对以前舆地学者那种尚古或搜古而略今,而不重视丘陵山川分布与攻守要害的学风,极为不满。他以为要促使唐王朝重新统一,舆地之学就必须以“佐明王扼天下为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科,示形束壤制之端”为宗旨。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李吉甫完成了《元和郡县图志》这一名著。

《元和郡县图志》是李吉甫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我国自魏晋以后得以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比较完整的一部地理总志。该书成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 813 年),全书“起京兆府,尽陇右道,凡四十七镇”,“每镇皆图在篇首,冠于叙事之前”,故称《元和郡县图志》。南宋淳熙三年(1176), 襄阳幕府张子颜首次刊刻此书。此时图已亡佚,因其只存志而无图,故又称《元和郡县志》。《元和郡县图志》原有志 40 卷,目录 2 卷,共 42 卷。但在传流过程中又有散佚,今传本卷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俱阙,卷一、五、九、十八、二十五、三十三等也不全,已非宋代刻本之旧。

《元和郡县图志》以道分卷。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太宗依山川形势,将全国划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该书仍依贞观旧制,只将陇右道后移,“殆以中叶以后, 陷没吐蕃,故退以为殿”,意在收复故土。道以下为府、州。书中分别叙述其治所、等级、户额、领乡、垦田、沿革、府(州)境、八到、贡赋、管县等内容。府、州下为县,重点叙述各地的山川河流、形势险要、农田水利、物产矿藏等。该书的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1. 记述府、州、县的建置沿革。书中首先写明该府(州)的治所所在地、等级。唐开元时,规定各州按其位置、辖境、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划分等级。书中还在节度使理所府、州下面注明××节度使管辖及管辖范围。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政治形势。对于各府、州、县的沿革,该书

往往上溯三代,下迄唐代直至元和当朝,叙述系统而完整。尤其是书中有关南北朝的政区沿革的记载,为史书少见,更为珍贵。《元和郡县图志》于唐代建置沿革,更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有些为《新唐书》、《旧唐书》所不载。所以,《元和郡县图志》是研究唐代沿革地理的不可缺少的原始资料。

  1. 记述户口。户口是封建赋役征发的依据,因而李吉甫十分重视户口之数,曾“与史官等录当时户赋兵籍,号为《国计簿》十卷”。户额一项只记户数,不俱口数。除陇右道因久陷于吐蕃而没有元和户数外,一般府、州均开列开元、元和两种户数。这些户口资料,不仅反映了唐代户口的分布,而且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人口分布的变迁。由书中记载可知,元和户额与开元户额相比,大部分州均大幅度减少,如魏州元和户额只是开元户额的十七分之一,易州还不及六十五分之一。户额的急剧下降,反映安史之乱以后中原的残破。元和户额较开元户额增加的州极为有限,且南方比北方略高,这是唐朝后期黄河流域较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之一。

《元和郡县图志》有关户口的记载,为新、旧《唐书》所缺,因而该书无疑又为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人口资料。

  1. 记述府(州)境界和八到。府(州)境记各府(州)东西、南北距离,反映了府州的规模。八到记各府(州)至上都长安、东都洛阳以及相邻府州、要地的交通路线及距离。方向分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和微偏。交通路线则有取某路、取某江及跨山跨岭、过关、陆行、水路、沿流、溯流、渡河、捷路等类别。有的对路途艰险略有描写,有的注明为季节性交通路线。八到的标目是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的一种创造, 为以后地方志所效仿。八到所记内容言简意明,恰似一份交通地图的说明书。由此可见李吉甫在地理学上的精湛功夫。

  2. 记述山川形势。书中对各州县的高山平原、河流湖泊多有记述。据统计,书中共记河流 550 余条,湖泊 130 多个。书中还记述了原、谷、鸣沙、溶洞等多种地形特征,有些作了具体的描述。书中尤其重视形势险要、兵家必争之地的记述,反映了他维护唐朝统治的用心。《元和郡县图志》的这些记载,都是我们认识唐代自然地理的重要资料。

  3. 记述物产。《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了许多矿藏、土特产品等资料。据统计,全书载有产金地 7 处(另有麸金地 5 处),产银地 8 处,产铁地 18

处,产铜地 15 处,产铅地 2 处,产锡地 3 处,产盐地 58 处。对矿产的质量和冶铸的兴废,多有叙述。有的矿产还特别注明供何地生产,反映了唐代矿冶生产的布局。书中还首次记载了肃州玉门县的油田。书中对各地的经济作物,亦时有涉及。各府、州下均有“贡赋”一项,分列开元和元和时期的贡和赋。贡赋一项自《禹贡》开创以后,地方类书详加记述的大致亦以《元和郡县图志》为首。贡赋是唐朝政府的大宗收入之一,品种很多, 根据 247 个府(州)所载贡赋的统计,就有 370 多个品种。贡品多为各地的土产、特产、著名手工业品,如金、银、绫、罗、■翎、麝香、龙须席、白瓷等。赋品多为绵、绢、麻、布等。从征收贡赋的物品中,可以了解唐代各地的生产状况。从开元、元和两个时期贡赋的变化,可看出唐代生产品种与部门的变化。

总之,《元和郡县图志》是一部体例完备、收录周全的地理总志。正如张驹贤在《元和郡县志考证叙》所云:《元和郡县志》“稽户口,列垦

田,辨方舆,详贡赋,以及山川关隘,兵马盐冶,仓庾桥道,河渠薮泽之属,无不悉关乎经画。按书而核,道里之远近,地势之形便,生齿之众寡, 物力之盈亏,皆淆列于几案之间”。

李吉甫对舆地学最大的影响,是他在《元和郡县图志》一书中创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地理总志的体例。《元和郡县图志》继承了汉魏以来疆域地理志和图记、图经两方面的体例,并加以发展而成。它以当时的镇、府、州为纲,以县为目。分别记述沿革、州境、八到、户口、贡赋、物产、山川、道里和古迹。而且按图识志,使人一目了然。这种体例,既突出了疆域政区的主体,又可使政治、经济、地理汇于一体。《元和郡县图志》在府、州下载府境、州境、八到、贡赋等项内容,这是以往地理志、地理总志所没有的,并为后来的地理志、地理总志所效仿。《新唐书·地理志》、

《旧唐书·地理志》、《宋史·地理志》等书中皆有“贡赋”项目,宋王存所编《元丰九域志》有“土贡”一项,宋乐史所编《太平寰宇记》、王存所编《元丰九域志》和元、明、清《一统志》中则均有“四至八到”等项内容。不仅地理总志如此,后来地方志的纂修也大致沿用了《元和郡县图志》的体例。宋代以后,我国地方志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体例的确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述此书时所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为此将它“录以冠地理总志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