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初中语文“扣词语教学”

江苏省分宜县杨桥中学 林源泉

诗有诗脑,文有文睛。语文与文科中的其它学科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同点之一就是语文必须“扣词语教学”。

扣什么样的词语?就是要扣诗文中能起统领全文或全诗的词语。它是诗文中的纲,纲举目张,这样就能使学生抓住诗文的中心,把握诗文中的思想内容与写作技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中国的石拱桥》是一篇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这篇文章要扣住说明中国石拱桥特征的句子“形式优美”和“结构坚固”进行教学。

  ①唐代张嘉贞:“制造奇特”——全桥只有一个大

  

 赵州桥

 

拱 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石拱桥石

板雕得古朴美观。

 

②唐代张鹜称之曰:“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形式优美

 

石 

①石刻狮子描绘“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

 有的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拱 卢沟桥

桥 

特 

征

②意大别人马可·波罗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③“卢沟晓月”很早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至今1300多年还保持

  原来的雄姿。

“结构坚固”

 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92年,至今800多年;永定河

 

发大水堤毁桥安然无恙。

小说扣词语教学必须扣住主要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关键性词语。

如小说《变色龙》必须抓住“变”字,扣住变的条年、过程、目的,挖掘主题的深刻含意。

“变”的条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环境描写。了解典型环境

可以造成人物典型性格。

 统计“变”的次数。

 总结“变”的规律。

色“变”的过程

龙 知道“变”的结果。

 分析变化无常极具个性的语言。

 ①充当沙皇的走狗,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

“变”的结果②保护自己,不致于被“将军”查办。

 

这样一“扣”,引导学生认识“变色龙”的丑恶面目,领会作品所蕴含的主题思想——沙皇政府上上下下的官员都已经腐朽透顶、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徇情枉法。

议论文的“扣”词语教学一般要抓住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像《说谦虚》要扣住“谦虚”一词,从谦虚正反两方面入手,抓住“谦受益、满招损”进

行论述。作者先从认识上去论证,再从实践上去论证,进而从学术方面层层深入进行论证,使中心论点得到全面而透彻的阐述。

诗词扣词语教学要扣住表现诗词主题的主旨句。如《沁园春·雪》要抓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同志在这首词的上半阕礼赞了祖国壮丽的河山,下半阕评古论今,通过议论百代,评论古代帝王,赞颂了真正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是当今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担负起改造世界的重大历史使命,将会把壮丽的河山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婀娜多姿。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散文扣词语教学要扣住“神句”进行教学。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全文自始至终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真挚崇高的师生之情,但我认为全篇更为重要的是全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我认为这篇散文的“神句”是“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发生了变化”。抓住神句寻根究底,找出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和结果,“变化”的原因是作者原先抱着寻求救国的真理到日本学医,想使国民体格健壮起来,达到强国的目的,当他看到清国留学生在日本附庸风雅、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行为后感到失望;又当他在课堂上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而枪毙的影片后,他认为“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是无用,只有改变他们的精神才是首要问题。”“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作者认为要首推文艺。“变化”的结果是鲁迅弃医从文。回国后每当怀念藤野先生时,作者“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是鲁迅用文学武器跟敌人作斗争,在行动上怀念藤野先生。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若能扣准关键词语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考力、理解力、分析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