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审美情趣渗透在阅读教学中
湖北省蒲圻市余家桥中心小学 张金容
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素质育人的内在要求使审美教育已成为必要,优化教学的外部条件使审美教育成为可能。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认识具体事物、体会思想感情三位一体的思维过程为审美活动创造了广阔的环境和适宜的氛围。
其一,语言文字包孕着美。语言文字是感情和思想的表现工具。语言美表现于和气、文雅、谦逊,文字美体现在准确、鲜明、生动。语言文字从语音、语汇、语法、语体方方面面显示着奇特的美。从王安石《船泊瓜洲》中一个“绿”字显示出的诗情画意到白居意《草》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的生活哲理,足见语言文字美的魅力,更不必说,一本精美的阅读教材,一篇精巧的范文佳作,聚集了多少祖国优秀的充满智慧的语言文字精华。
其二,具体事物洋溢着美。客观事物是知识的载体和记录,它描述了自然之美。概括了社会之美,表现了艺术之美。譬如“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样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段文字借助生动的词句描绘出了醉心的草原之美。又如“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这些句子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出了迷人的冰雪之美。诸多美的事物一经辞藻的匠心独运与刻意修饰,更是能够起到美不胜收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分析, 学生可以领略到迷人的自然景象,还可以感受到动人的社会风情,更可以欣赏到醉人的艺术意境。
其三,思想感情流露着美,思想感情来于人的精神世界。美好的思想感情通过美好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智慧才华折射出来。许多思想丰富、感情强烈的阅读文章饱蓄了不同特色的美。《长城》流溢着对华夏民族的自豪情感,《赶花》包含着对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三人行》体现了革命队伍的阶级友爱,《詹天佑》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才智力量⋯⋯不同的思想感情蕴含在不同的阅读文章中,将不同历史时代的才情之美、人格之美、境界之美酿成了醇和之酒,编成了芬芳之花,只要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注重深入发掘,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精神之美的光彩。
阅读教学是语言文字、内容、思想的综合训练,进行思维训练是核心, 培养自学能力是关键。如果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每一课内容中都体现了审美教育的陶情冶性、净心健体、育德导行、增知启智之功效, 就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要促使审美情趣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就必须调动学生审美过程中的多种心理因素。各种心理功能的积极参与和热烈投放是让阅读教学体现审美特色的基本条件。
首先,审美情趣的萌芽离不开审美感知的参与。感知是对事物产生美感的前提。例如在引导学生认识《桂林山水》中的山水特点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相似的实地景物,用感知活动触发审美情绪,再让学生通过阅读手段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感知的目的在于促成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发生联
系,把握感性形象,引起审美体验。
其次,审美情趣的产生需要联想与想象。联想与想象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入。小学高年级阅读教材中关于联想、想象的段落篇章都具有激发学生审美灵感的内在可能。例如在《月光曲》中,通过联想诱导,可以把学生从月光和琴声中引入优美的音乐境界。在《灯光》中,通过启发想象,可以让学生的思绪循着主人公的美好憧憬由战争岁月迈向和平未来。通过联想与想象的启迪,学生的思维就能够产生飞跃,从而建立美的新形象,获得新的意蕴。再次,审美情趣的深化依赖于审美情感的激发。丰富的情感是驱使思维
进入亢奋状态的直接动力。审美情感只有置入思维活动中才能引起对审美对象内在美感的心理反应。缺乏审美情感介入的阅读过程只能使思维停留在文字之表、游离于事物之外,最终不可获取对阅读内容较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解《金色的鱼钩》一文的结尾句时,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情感,感知就只能原地踏地,联想和想象也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就无法体到“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象征着人物纯美的精神境界。审美情感是映照和点亮文章思想的火花, 美的思想内涵寄希望于通过美的情感去感触去发现。
审美情趣一旦启发,喷涌出来,阅读思维势必变得畅快活跃起来。故此, 阅读教学环境追求美的氛围、渲染美的情调则显得尤为重要,不可缺少。从板书设计到情境创设,从口语标准到精读示范,只要贴切而真实地体现阅读教学艺术美的功能——声美悦其耳,形美迷其目,意美动其心⋯⋯让学生感触到有声有色、多情多景、如诗如画的阅读环境美,那么,传统教学中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麻木感觉就会慢慢消尽⋯⋯这,正是审美情趣带来的和谐效应。
审美情趣之所以能够渗透进阅读教学,得益于阅读语言文字的明快、生动、形象、奇巧、清淡、瑰丽、精美⋯⋯流光溢彩,含情寓理,种种特色穿透在发音、构字、组词、成句、汇文之中,流畅而隽永,自然又天成。其潜在的可容性与相宜性为这种融合达到协调、臻于完美提供了可行性。就教材安排来讲,它实现了集美的结构、形式、逻辑成一列的宗旨;就课堂特色而言,它收到了融美的声音、色彩、内容为一体的效果。这种艺术化合为丰富阅读思维注入了活力,使教师的教学思维找到了感觉,不失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