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与沟通

由于组织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复杂而又多种多样,因此人们也对不同类型的组织中的行为发生的方式、原因、时间和地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当然这已超出了本书的目的的与范畴,这本书主要目的是对这一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值得指出的是组织文化对一个组织的沟通方式有着重大的影响。组织被认为是“寻找目标并实现目标”的内部生活,包括组织中社会团体或小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官僚组织中,它注重的是书面的沟通和记录,口头的沟通只是徒有虚名。机械组织起来的组织与有机结合的组织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一个等级制的沟通结构,而后者是一个网状的沟通结构。适合于有效沟通的组织结构应当是以任务为依靠的,反复程序化的任务需要集中化的沟通结构,结构化较弱的任务需要有大量渠道的“广泛开放性”的沟通系统。在 1982 年,回顾优秀企业的特点可以看出,“密集型沟通”是至关重要的,非正式沟通也被证明是相当重要的,“开门见山政策”、“可视管理”、“MBWA(巡察管理)”都是其中的例子,人们还应用大量比喻来描述组织生活的实质, 如“大脑”,“有机体”和“政治系统”,它以含蓄和明显的沟通特点和需要描述了组织,一个组织的非正式沟通网络为即将发生的事件提供预警,并强调了正式沟通的渠道。然而,又有许多组织生活相矛盾的地方,其一便是管理者可以宣称实行开放性沟通,而实际上他们的行为是十分保守的,而且只是建立在胜负的基础之上,他们并不是真正关心别人的感情,也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在组织中存在不同形式的相互依赖。一些学者也划分出了相互协调的类型和沟通所需努力的程序,如下:

  • “均分的”或大众化的相互依存通过标准化来协调,包括制度,路线和过程,这被认为在沟通中花费努力最少。

  • “有序”相互依存通过计划与程序来协调,其在沟通中所耗费的努力中等

  • “互惠”相互依存由双方的标准来协调,用跨越等级的沟通方式来适应环境,它所耗费的沟通努力最大。

一个组织的“意识形态”影响着其雇员的行为方式和它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人们运用“文化”来描述组织中这些和其他的方面,二者都描述了四个组织意识形态或者说是组织文化,所有这些都与组织结构与沟通有关, 如表 2.2 所示。

表 2.2 组织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结构

沟通方式

权力

蜘蛛网状

通过链式命令

作用

塔状

限制跨越职能的沟通,信息直上直下传播

任务

网状

住息的传播是由中心向四周传播

束状

信息传播从个人到个人

有一篇名为“公司学习”的文章指出,在组织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开放沟通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 通过反馈与实践学习达到目标的方法

  • 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让每个人都参与政策的制定

  •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传播与授权

  • 组织内部顾客与供给者的关系

通过研究跨国公司怎样革新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一些学者把这项革新的成果称之为“革新公司”,它的特点是“参与制与民主制”,这项成果中具有革新的步骤之一被称之为“高效公司”,它的特点是沟通与合作,这二者都与管理沟通有着明显的联系。

一项长达 5 年的关于日本、北美和欧洲的汽车厂商之间差异的研究表明,日本汽车生产厂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的原因在于,他们在组织生产方式和沟通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日本人的“精良生产”方法主要依赖于设计、生产、市场营销和使用前后各个部分之间的沟通。

不管一个组织有什么样的目的、目标、文化、结构,其管理者必须与他们周围的一切进行沟通,为了给公司创造更好的业绩,管理者必须确信他们的沟通方式与能力必须符合组织的需要与组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