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主要问题——要素与目标

演讲是沟通的一种方式,与其他交际沟通过程一样,它的目的在于:

  • 交流信息

  • 传授知识

  • 施加影响

通常说来,根据演讲的目的,可以对演讲进行细致的分类,包括:

  • 娱乐性演讲

    有时也叫饭后闲谈,主要是给人们轻松愉快之感,毋需记住所说的事情。这种演讲的中心议题由一连串幽默话组成,偶尔也涉及一些真实可靠的消息,在欢庆胜利的宴会上,也许会有这种娱乐性演说,使大家感到轻松愉快,怡然自得。

  • 传授性演讲

    也称讲解性演讲,主要用来传递信息。而不是为某个特定的观点辩护。演讲的主题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以避免演讲者与听众发生争议。如向委员会作的一些报告,发言者的责任不是做出什么决定,而是向委员会提供信息材料,以便委员会做出决定。

  • 说服性演讲

    这种演讲是为了说服一些持有反对意见或者态度冷淡的听众赞同或支持某种观点主张。因此,在这种演讲中,要运用感情感染力和逻辑感染力,以使听众同意演讲者的观点。对顾客的说服也可归于这一类演讲。

  • 鼓励性演讲

    这种演讲能激励人们的行动,其目的是说服人们为信仰采取行动——如募捐、支持一项事业或为企业工程建设加倍努力。这类演说中常用激动人心的语言,它的有效性在于听众与演讲者的观点基本一致。

经理的演说多数属于后三类,但最主要的目的还在于施加影响——说服或鼓动。

演讲是交际沟通的一种方式,包含了三种目的。但在经理的演讲中,必须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目的。例如,在一个新的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程序的“经理”应向应用者群体进行演说说明。很明显,这种演说的主要目标即在于向应用者提供信息。在演讲中,如果经理鼓励听众对演讲主题有所反应或开展讨论,那他(她)就可以得到听众的信息反馈,如鼓掌,打哈欠,低声讲话,摇头等。这些反馈可能反映听众的理解水平,或者反映出演讲的风格、方式或演讲题材等带来的一些潜在问题。

演讲的风格不同,目的也不同。说教风格的演讲者的目标在于向听众提供信息,传授知识,通过完成演说提纲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互动风格的演讲者的目标在于促进听众的认知过程,它通过运用反馈来实现。这种不同的风格,影响到演讲过程的许多方面:

  • 使用的演讲题材

  • 演讲主题的范围

  • 演讲需要的时间

  • 听众的多少

  • 演讲地点的安排

例如,互动风格的演讲者需要有时间与听众进行交流和信息反馈,而说

教风格的演讲者只需要必要的时间以发表他必须或想要说的话。类似地,互动风格的演讲者需要将演说场地设计成便于与听众进行相互交流作用的样子,而说教风格的演讲者只关心其演讲的能见度,可信度等有限的因素。

还有一例子显示了前面说过的支配性目的因素。经理向资金审批委员会做报告演说以获得对某一项目投资的同意,这位经理正在试图对委员会施加影响。经理的演说也须向该委员会提供关于项目的技术、财政方面的信息, 如资金偿付期等。经理要向委员会提供事实,但也要谋求以委员会能被说服或者受影响考虑与其他项目进行竞争批准该项目投资的方式提供信息。至此,我们才能明确演讲的三个基本要素:

  • 信息

  • 演讲者

  • 听众

信息可以由演讲者与听众共同分享。演讲中的信息,主要是言语信息, 词语的描述,主要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听众的阅历不同,观察世界的角度不同,对同一词义的理解就不可能绝对一致。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在辩论人工流产是否合法时,一方可以谈到“未生婴儿”的权利,而另一方则会辩论说那仅仅是个“胎儿”。因此,只有当人们在持有相同的经验或者预期相同的经验时,他们对词的理解才持有相同的意义,才能谈得上信息共享。这就要求在演讲时找到共同的参照事物,以利于达成交际沟通的共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有人请爱因斯坦解释什么是相对论时,他没有费力不讨好地去解释艰深的相对论公式定律,而回答说:当一个年轻人坐在一位漂亮的姑娘身边,一小时就像一分钟那么快过去了;而如果他坐在一个滚烫的火炉上,一分钟就像一小时那么长,这就是相对论。爱因斯坦运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以日常生活作参照系,调动听众的生活经验,使相对论变得浅显易懂了。在演讲中,也要学会寻找为听众所接受的共同参照系,使信息能为听众与演讲者共同分享。

演讲者是信息的发源地。演讲者主要以言语传递信息,但也不止于此,还包括用其他形式,如动作、手势、姿态、表情等传递非言语符号的辅助信息。甚至演讲者的生理持征、衣着装柬、声容笑貌等也对传递信息有影响。学习演讲的目的,正是为了使演讲明确而又条理清楚,有良好的自我感

觉并敏锐地接受听众的反应。一个好的演讲者,应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把想说的话言简意赅地说出来,把要表达的内容和材料组织得有条有理。其次, 演讲者应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克服对演讲的恐惧心理。再次,演讲者要学会认识自己,经过对别人的阐述,发现自己的不足,另外,演讲者还要学会与他人的相处。一个优秀的演讲者,也会成为一个顶呱呱的听众。演讲者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听众的思想感情和态度观点,以便有的放矢地演说。

听众是演讲的第三个要素。在演讲过程中,听众要把耳闻目睹得来的信息转化成能够理解的意思,听众是一个情况各异的群体,极为复杂,要想使演讲为大部分人所理解,演讲者在演讲前要对听众有充分的了解(下文详谈)。

了解了演讲的三个要素,对我们进行演讲准备和发表演讲有重要意义, 对所有经理的演讲来说,关键的问题在于要搞清楚:

  • 听众是什么人

  • 目标是什么

经理在进行任何演讲之前都要对这些问题有明确的答案。要了解你的听众有多少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分布曲线是怎样的?这些听众中占主导地位者的背景、态度和信仰是什么?如果演讲者对听众的特性和需要了解不足,有时会出这样的问题,对来自都柏林(爱尔兰首都)的听众讲爱尔兰笑话,对美国听众讲有关 NBA 的笑话。如果演讲者想以此在另外的问题上说服或影响这些听众,那将是高度的冒险。演讲目标不确定或模糊不清也同样是灾难性的,可能导致演讲:

  • 有几个互相冲突或叠合的目标

  • 包括领域太广

  • 使听众迷惑不解

演讲者要清楚听众是什么人和目标是什么的重要性也不能过分夸大,但也不能随意忽视它们;如果对这些问题缺乏深思熟虑的回答,即使有专业化的演讲方法技巧也难以弥补演讲的不足。与这些问题相关的一些因素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