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色列的犹太人

在以犹太复国主义为本,形成今日以色列这样一个包含各种肤色犹太人的大熔炉里,黑人、白人、黄种人同属于一个犹太民族,都享有一样的权益。在这里,似乎谁也不是“外来人”。因为大家都是外来的,讲什么语言的都

有,世界上肤色最黑的人,像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和也门犹太人和他们白皮肤的欧洲犹太同胞一样,都在这块圣土上安养生息。

就历史和宗教而言,犹太人属于一个民族,然而犹太人由于多少世纪以来流落四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当今以色列犹太人可大体分为三部分:1.阿什肯纳齐犹太人。主要指中欧和东欧的犹太人后裔,包括移居南北美洲、南非和澳大利亚的犹太人后裔,这类犹太人于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上半叶大批来到以色列故土,构成了建国前以其为主的犹太复国主义社会,并从中产生出第一代以色列领导人;2.塞法尔迪犹太人。主要指 15 世纪末被逐出西班牙和葡萄牙后移居欧洲各国,主要是荷兰、意大利、保加利亚、希腊和土耳其的犹太人后裔。他们是在各个不同时期,单身或分小批来到以色列故土的;3.东方犹太人。是指北非和中东伊斯兰国家中古老犹太社团的后裔,这些社团中的某些成员早在几百年前便移居到以色列故土,其余大部分是 50 年代移居以色列的。

以这三部分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犹太人社会又形成两大集团:阿什肯纳齐犹太人和塞法尔迪犹太人形成了来自欧美的西方犹太人集团;另一集团便是来自亚非的东方犹太人集团。西方犹太人和东方犹太人不仅在外貌、语言、服装、生活习惯上截然不同,而且社会地位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说,西方犹太人的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比较高,他们来巴勒斯坦的时间也较早,是以色列最早的定居者、开拓者,他们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建立了以色列国,他们是国家的缔造者。由此,他们在以色列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并以西方式的政治信念、意识形状和价值观念来建设以色列。在以色列建国后的 40 多年,国家领导人绝大部分是西方犹太人,在国会议员中 90%是西方犹太人,他们处在以色列社会上层,其职业也多为政府官员、工程师、教师、公司职员和“基布兹”成员等,属“白领阶层”。在收入、住房、教育等方面也都占有明显的优势。

东方犹太人多数来自较贫穷国家,他们移居以色列并非自觉自愿,而是迫于所居住国的恶劣环境。他们具有根深蒂固的犹太传统和东方的政治信念、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素质一般都低于西方犹太人,他们来时几乎身无分文,许多人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没有什么专业技能,只能选择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如工人、农民、服务行业人员等。由此在经济收入上普遍低于西方犹太人。他们对以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以色列国不习惯、不适应,只忠实于自己的家族社会组织,在犹太教传统势力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东方犹太人出生率高,4 个子女以上的家庭在东方犹太人家庭中占 50%以上,而在西方犹太人家庭中只占 4%。因此,自 70 年代起, 东方犹太人逐渐超过了西方犹太人,在一半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中,东方犹太人占 3/5,西方犹太人占 2/5。东方犹太人中的青年一代,不甘居社会底层的无权地位,强烈要求提高政治地位和改善经济条件。东西方这两大社会集团在以色列政坛上形成了工党和利库德两大政治势力。由西方犹太人支持的工党从建国初到 70 年代末,一直独霸以色列政坛。此后,随东方犹太人数超过

西方犹太人,利库德集团力量增强,并在 1977 年大选中获胜。自 1984 年以后,两派力量势均力敌,只好平分秋色,组织联合政府,轮流担任总理。

以色列政府为缩小东西方犹太人之间的鸿沟,曾花了很大的力量,如鼓励混合居住,双方子女同校读书,鼓励双方通婚,并在补贴、就业、升学等方面给予东方犹太人以照顾,等等。今天,东方犹太人担任政府要职和军界

高级将领的人数在增加,他们在以色列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犹太人婚姻中,有四分之一是民族间的通婚,但东西方犹太人之间存在的差异,特别是文化上的巨大差别,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消除的。要使所有以色列犹太人融为一体,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