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犹太人

哈尔滨犹太人主要是在 19 世纪后半叶由俄国来哈尔滨及其毗邻地区从事皮毛、牧牛、乳制品等商业和工匠技艺活动的。当时正值沙皇俄国从满清政府手中获得了东北的治外特权和中东铁路开办权,对向中俄边境移民和经济开发颇感兴趣,便鼓励犹太人向满洲里、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等沿铁路线一带城市移居。1903 年哈尔滨犹太人数竟达 5000 左右。1904~1905 年日俄战争后,大批在俄军中服役的犹太人都离役来哈尔滨定居,并于 1907

年建起了具有俄罗斯风格的犹太大会堂。到 1908 年哈尔滨犹太人已增至8000 多。1917 年苏联十月革命后,不少住在俄国和波兰的犹太人又纷纷经西伯利亚来到哈尔滨、沈阳、大连以及沿中东铁路一些城市避居。到 1920 年哈尔滨

犹太人数竟扩大到 1.3 万人左右,成为当时中国境内最大的一个犹太人社团。

这时正值清政府被推翻,各省独立,军阀混战,中国新政权对东北边远地区也鞭长莫及,因此犹太社团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战争的影响。加上东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社区犹太人便乘机经营木材、煤矿、大豆、油料、皮毛等,并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公司、企业、商行、银行,及参与哈尔滨的证券交易所活动,对哈尔滨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济是基础,社区犹太人随着经济地位加强,社区里的各项事业也得随之并举。1919 年,他们首先通过选举成立了社区委员会,有领导,有所属的各办事机构为社区犹太人服务。于是办起了医院、学校、图书馆、《塔木德》经学院,以及各项公共福利和文化事业。除了经常有戏剧、音乐等活动外,还出版俄语或意第绪语的一些书籍、报、刊,其中也包括有巴勒斯坦远东局的机关刊物,以上均颇受人们欢迎。该社区大部分成员受俄国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影响较大,具有强烈的复国主义倾向。1917 年已出现了有组织的活动。1920 年他们召开了有东北、天津、上海等地区犹太复国主义人士参加的巴勒斯坦会议,并成立了巴勒斯坦远东局,在当时苏联禁止搞复国主义活动的情况下,哈尔滨竟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的俄语中心。该社区内亦有成员移居巴勒斯坦投入重建家园的活动。

30 年代末期,中东铁路由苏联移交中国接管,犹太人商业开始受到限

制;加上 1929 年国际市场出现大萧条,国际贸易很不景气;紧接着就是日本军入侵东北,占领东北市场,1931 年又炮制了同一个傀儡政府满洲国,因而犹太社区经济活动与生活均受到沉重打击。迫使社区犹太人不得不往内地较

宽松的环境流动。30 年代中期,哈尔滨犹太人口已减少至 5000 人。1936 年日本占领军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让犹太人成立“远东犹太人理事会”以笼络他们。该理事会被承认后,在著名人士亚伯拉罕·考夫曼博士主持下, 从 1937 年~1939 年曾三次在哈尔滨召开过远东犹太社区代表大会。1938 年还派代表出席了美国犹太人召开的会议。他们活动基本都有一定的成效。

但到 1945 年 8 月,苏联对日宣战,哈尔滨为苏军占领,犹太人组织被取缔,社区领导人被押送苏联境内集中营,紧接着中国内战爆发,致使犹太社区经济每况愈下,犹太人生计无法维系,不得不纷纷离去。除部分俄国犹太人约 1000 多返回苏联外,其余则移居以色列或其他各地,剩下的不足 400 人,到后来绝大部分也都离去。不能走的老年人最后一个是犹太老妪终于1985 年在哈尔滨与世长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