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色列剧院

称以色列人是戏剧迷,并非言过其实。仅特拉维夫就有三个大剧院,除了在耶路撒冷,海法等有为数不少的演出班子外,在全国各地,甚至在“基布兹”都有社团剧院。

以色列国家剧院哈皮玛(Habima),早在 1922 年就开始演出,一天演三

场,一个礼拜演 6 天,一年到头的日程都是排得满满的。据统计,91%演出的上座率都是极高的。

以色列剧院可称得上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既有独创性,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首先是具有浓厚的政治性。在以色列没有比剧作家更神圣而受人尊敬的。从阿、以冲突到宗教和世俗的纠纷,这个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剧本写作的上好题材。即使像大屠杀这样敏感的题材,也是剧作家喜欢写的。以色列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剧本之一,是 1984 年在海法剧院演出的“耶和书·苏伯尔”(Yehoshua sobol)的名叫《犹太隔都》,剧本展示了二战期间生活在“维拉纳”(Vilna)的犹太人与命运抗争,蒙受耻辱及鼓起生活勇气的悲壮场面。

像以色列的文学作品一样,上演翻译剧目在这里的剧院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新近被译成希伯来语的契诃夫(Chekov)的剧本《樱桃园》(The Cherry Orchard)在全国各地的“基布兹”作了一次巡回演出。又如被译成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的“萨缪尔·贝克特”(Sa muel Beckett)的剧本《等待高德》(Waiting forGodot),被搬上海法剧院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另外,在国家剧院演出,规模宏大的译成希伯来语的百老汇音乐喜剧卡巴莱, 等等。在这些剧目的翻译和演出中,翻译,作家、导演及演员成功地使这些世界名剧作在相当程度上变为以色列本土的东西。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都是我的孩子》

(All My Sons)。这部戏于 1977 年搬上舞台,它的演出打破了以色列历史上连续演出时间最长的纪录。米勒在新近出版的自传中,叙述了他是如何观看这部被译成希伯来文戏剧的演出情况,他说演出极具轰动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台下观众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起伏,几乎达到了宗教般狂热的程度。就这个情况,阿瑟·米勒问他的东道主——当时的总理阁下拉宾,拉宾答道:“戏剧的主题,是一位商人在二战期间将一批不合格的飞机零部件发送出去,这点与以色列现存的问题有类似之处。在家里的人们忙于赚钱,而将士们却在前线浴血奋战。因此,这个戏活像一出以色列戏剧。”

阿瑟·米勒的另一个剧本《桥上观景》,于 1990 年被译成希伯来语,它的上演在以色列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改写了以色列戏剧史上的多项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