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殊的外交
1948 年 5 月 14 日,当英国高级官员离开巴勒斯坦、正式结束英国对该地区委任统治的时候,就在当天下午,以色列临时政府在特拉维夫宣告以色列国正式建立不过才 11 分钟后,美国即通电宣布它“在事实上承认以色列临时政府”。作为当代的一个超级大国,能在这样短暂的时间,承认一个立足未稳的弹丸小国,这在世界外交史上实属罕见。不仅如此,当天纽约时间下午 6 时 15 分,奥斯汀在联合国大会上还受命要求停止关于托管巴勒斯坦的辩论,转而宣读杜鲁门总统承认以色列国建立的声明。一时纽约市许多高楼大厦上都升起了以色列国的国旗。美国政府并表示将向它提供 1 亿美元的援助。当时危地马拉驻联合国的代表都感叹地说:“以色列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在纽约诞生的”。
以色列建国伊始,即不断投入到阿以冲突中。美国表面中立,暗中却适时给以支持和帮助。它允许以色列人在美国募捐,也允许美国犹太人以“志愿军”身份赴以色列参战。1962 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对来访的以色列外交部长果尔达·梅厄明确表示“美国对以色列的生存与安全负有责任”。1963 年, 肯尼迪在给以色列总理艾希科尔(Levi Eshkol 1895~1969)的信中向以色列表示,“美国信守保证以色列领土完整的义务”。1964 年 7 月和 1968 年 1 月,约翰逊总统在和艾希科尔总理的两次会晤中亦重申了美国和以色列有着“特殊的关系”。1977 年 1 月 20 日,卡特总统在就职宣言中也表示:“保护以色列的生存权利、永久性权利是美国在中东的头等义务。”里根总统的中东政策更加强调在中东支持亲西方的以色列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巴勒斯坦战争中,当战局一遇对以色列不利时,美国就急忙操纵联合国通过停火决议,给以色列以喘息机会,然后卷土重来,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在国际政治上,美国成为以色列最坚实的后台,长期拒不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合法地位,否认 1988 年宣布成立的巴勒斯坦国。1987 年底,美国国会目无联合国尊严和《联合国总部协定》,把本国法律凌驾于国际法律之上,竞通过决议关闭了巴解组织驻联合国的办事处。1981 年,当以色列袭击伊拉克核反应堆,这明显与国际关系准则有抵触,而美国则认为这是以色列在确保国家的安全;1982 年以色列进击黎巴嫩,而美国却只是表示遗憾。进入 90 年代, 中东和平的车轮已经启动,而美国在政治上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亦如既往,并未根本改变。
从军事上看,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军援要占相当的比重。美国认为, 强大的以色列是中东地区获得和平的必要条件,因而承诺保持以色列军队质量要优于阿拉伯军队。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就直接向以色列提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从此改变了以色列只由法国和其他西欧国家进口武器的历史。一时美国的 200 架“鹰”式战斗机、50 架“鬼怪”式战斗机、防空武器、400 辆新式坦克和地面作战车辆等装备就源源不断地输入以色列。美国空军有1000 名“志愿人员”也充实到以色列空军中。1973 年 10 月第四次中东战争, 美国以大型运输机直接向以色列本土运送坦克、装甲车等急需装备上万吨, 作战飞机上百架,使以色列很快扭转了不利战局。1982 年 6 月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利用美国提供的电子干扰装备和“鹰眼”式雷达预警机,摧毁了叙利亚设在黎巴嫩的导弹基地。在 1991 年的海湾战争中,以色列利用美国支援的两个“爱国者”导弹连,成功地截拦了伊拉克发射的“飞毛腿”导弹, 把以色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色列虽然也有自己的先进军事工业,但美国的军备和技术支援,也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
再从经济上看,以色列白手起家,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短缺,市场狭小, 需要外国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但短短 40 多年间,以色列在经济上竟创造了富强的奇迹,除人民自身的素质高、善于经营与奋发图强外,与美国的重点经援也是分不开的。根据不完全统计,从 1948 年至 1993
年,美国的各种名义援助以色列总额已突破 400 亿美元。其中 1980 年以前,
平均每年约 5.8 亿美元。从里根执政后的第一年 1981 年起就增为 21.6 亿美元,此后逐年又有所增加。1983 年达 24.8 亿美元;1986 年竟达 37.5 亿美元。即使在 90 年代初,以色列接受美国的经援和防卫援助每年也在 30 亿美元左右,算是成了美国的最大的一个海外受援国。除此而外,还得到美国的各种经济优惠条件和提供海外贸易条件与机会。以色列的大部分产品可以免税进入美国市场。而美国又是以色列最大的燃料供应国。80 年代中期,以色列经济一度不景气,美国在 1985 年不仅取消了 1984 年以色列的 10 亿美元债款,
同时还给予援助总额达 39.5 亿美元。为了以色列的安全,从 1972 年起,美国每年都要给以色列一笔“安全支撑的援助”。由此可见以美两国关系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