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反希腊化的马卡比大起义

公元前 444 年,原在波斯工作的犹太官员尼希米(Nehemiah)被任命为

耶路撒冷行政长官,领导居民重建城墙,组织向内移民。公元前 397 年,原

流亡在巴比伦的学者、祭司“以司拉”(Ezra)在波斯帝国对宗教采取宽容政策和对犹太人又比较友善情况下,也率领许多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他针对时弊,改革宗教,严守摩西律法,整顿社会,并废除犹太人与异族通婚制度,以保持犹太教民族的独特性。尼希米在位 12 年,政绩卓著。他虽一度返回波斯宫庭,但后又回到耶路撒冷工作以终其生。这时犹太所建立的政治体制,算是由波斯王任命,由犹太人来统治的神权共同体。致于那些没有返回巴勒斯坦的巴比伦犹太人和移居巴比伦的犹太人则一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犹太社团,与巴勒斯坦保持密切联系,为后来犹太人起义反对希腊和罗马人的统治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公元前 333~142 年,波斯帝国为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征服,他在占领巴勒斯坦后,大力推行希腊比,并提倡异族通婚。在托勒密王统治时期,曾把犹太人当作囚犯对待,强迫青壮年修筑工事,老小则沦为奴隶。到塞琉孤王朝更变本加厉,严禁施行犹太人的文化、社会和宗教信仰,并亵读圣殿,试图以希腊文化和风俗强加给他们。到了安提柯王朝,甚至干涉犹太社团内部事务,成千上万居民被屠杀。犹太人在祭司马提亚(Matiathias) 号召下,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叛运动。他死后,其子犹太(马卡比:意即挥锤者)继续领导起义,并发展成一支强大的战斗队伍,历战三年,终于推翻希腊统治,解放耶路撒冷,洁净和重修了圣殿。为了纪念马卡比起义,犹太人欢庆为期 8 天的“修殿节”,又称“灯节”。这个马卡比起义的胜利, 已成为一个反对强敌,维护固有传统价值的民族进行战斗的象征。其意义已远远超过它的直接成果。从公元前 164 年起,开始建立了约 100 年的马卡比王国,其幅员辽阔,不亚于大卫及所罗门王国时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