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道路坎坷不平

巴以和谈取得突破,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先行自治方案的产生,受到双方多数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但这毕竟是写在纸上的。要把它变成现实, 还有许多事要做。首先,要克服双方内部主战派挑起的重重障碍。巴以协议的签订,使反对阿以和解的势力受到极大的震动,双方的反对派都群起而攻之。以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为首的激进组织,以及真主党和哈马斯运动等联合组成了名为民族、民主伊斯兰阵线的拒绝阵线,组织暗杀、破坏、示威等活动。巴解主流派法塔赫的游击队鹰派也宣布恢复反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在以色列。右翼势力也趁机掀起扼杀巴以协议和反对拉宾政府的高潮。所有这些,都影响了以色列如期从加沙和杰里科撤军的时间,从而给中东和平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其次,就是要调解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国的态度,因为它们对巴以挪威协议及在华盛顿正式签署的巴以和约不以为然, 仍继续坚持对以色列实行经济封锁。多数阿拉伯人认为,对以色列实行经济抵制是他们讨价还价最后的重要筹码。许多阿拉伯商人及一些政治家支持其政府这样的态度,主要他们担心以色列的高技术经济将支配其邻国脆弱的经济,如果取消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以色列最终会通过贸易来征服阿拉伯人。第三,由于当时巴以双方急于签署和平协议,因而对一些具体细节没有进行讨论,致使在后来执行时出现了某些争议。比如杰里科的面积是以色列认为的 9.5 平方英里,还是巴方坚持的约 100 平方英里;自治区的对外通道由谁控制;以及全部释放被以色列关押的巴勒斯坦人等等。与此同时,巴解组织领导班子内部矛盾也进一步加剧,影响着筹备接管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看来,在中东的和平路上还将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坎坷。

正当 1994 年 2 月 9 日,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就一些使以巴

和平协议陷入僵局至关重要的安全问题达成一致,并草签了一份 21 页和附有地图的文件后不久,2 月 23 日,双方就执行加沙—杰里科自治协议的会谈才在开罗结束,以色列军队已经接到政府命令,做好尽快从加沙撤军的准备不到两天,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被占城市希伯伦竟发生惨绝人寰的流血惨案。事件起因,是由于 2 月 25 日星期五清晨,是穆斯林的斋节。希伯伦的易卜拉欣清真寺内,500 多名巴勒斯坦人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在做祷告,祈求真主安拉保佑平安。一名叫巴鲁克·戈尔茨坦的 42 岁犹太人(据拉宾对阿拉法特说,戈尔茨坦是一个神经病,他想破坏巴以和平进程。)手持装满子弹的自动冲锋枪,突然闯进寺内,向人群疯狂扫射。在震耳的枪声和痛苦的惨叫声中,一排排人群倒在血泊里。扫射持续整整 10 分钟,后据医院统计死了 57

人,受伤 270 人。这名身着以色列军服的犹太定居者只身造成了一场自 1967 年中东战争以来最惨烈的悲剧。

惨案发生后,激起了被占领土上的百万巴勒斯坦人的冲天愤怒和仇恨, 抗议和暴乱在整个约旦河西岸,在加沙地带,在所有巴勒斯坦人居住区爆发和蔓延。在希伯伦又有 4 名巴勒斯坦抗议者在与以军冲突中丧生。在加沙亦

有 40 多名抗议者被击伤。在杰里科有 7 人受伤。暴力和抗议仍不断发展。这种突如其来的血腥事件和抗议浪潮,一时冲乱了以色列的阵脚。大批以军匆匆开进被占领土,并立即实行宵禁。以色列总理拉宾迅速召集内阁会议,研究对策。他呼吁阿拉伯人不要报复,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都保持克制,不要将事态扩大。“我以本人和政府的名义,向受难者家属和巴勒斯坦人民转达我们的深切哀悼。”以政府发言人表示,这是“一个疯子的行为”,政府强烈谴责这一血腥事件,正在全力抢救受伤者,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

巴勒斯坦人的安全,争取使事件尽快平息。正在突尼斯巴解组织总部的阿拉法特主席迅速召集巴解领导人开会,他悲愤满腔地说,这是一场“真正的悲剧”,它“给整个中东和平进程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阿拉法特负责被占领土事务的高级顾问拉基布痛心地说,希伯伦惨案给去年巴以奥斯陆秘密谈判协议和 9 月巴以和平协议的“棺材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阿拉法特还呼吁联合国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要求国际社会保护巴勒斯坦人民。一些巴解高级官员则强烈要求解除在被占领土上的 12 万犹太人定居者的武装,以挽救眼看就要被断送的巴以和平进程。

由于发生希伯伦屠杀悲剧,国际社会纷纷对这一事件予以谴责。以色列内阁于 2 月 27 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解除犹太“极端分子”的武装、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拘留肇事者,并在一周内释放近千名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通过电话,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讨论了形势,并转达了克林顿总统提出的建议,把履行巴以和平协议的会谈移到华盛顿举行,主要是“为了推进会谈⋯⋯并努力使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顺利达成协议”。巴以双方领导人当即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