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难为了黎巴嫩
以色列和埃及虽已正式建交,但并不意味着阿以冲突就可了结,双方敌对情绪仍很严重。1982 年 6 月 3 日晚,以色列驻英国大使什洛莫·阿尔戈夫被阿拉伯恐怖主义者袭击,受重伤。以色列认为这是巴解的激进组织所为。次日,便下令空军袭击设在黎巴嫩纵深的巴解游击队基地,包括贝鲁特的军火库、总部大楼和难民营在内的作战阵地、训练营地等 22 个目标。阿拉法特遂于当日下令对黎南部“安全区”和以色列北部边境全线进行连续 24 小 时炮击,仅在以色列境内,就有 23 个居民点遭到 30 次炮火打击。第五次中东战争便由此开始。本来黎巴嫩对以色列是最温和的国家,两国之间都有得到国际承认的边界线。这条边界在 70 年代以前基本上是平静的。1970 年秋,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被约旦逐出而转移到黎巴嫩,并从那里经常对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发动袭击,黎巴嫩政府也无法制止;从 1975 年起,对以最强硬的叙利亚又在黎巴嫩的贝卡谷地屯驻重兵,部署了苏制防空导弹,巴解武装力量也在那里集结,该地便构成了以色列心腹之患。所以第五次中东战争在黎巴嫩地盘上爆发,黎巴嫩自然要代人受罪了。
这场战争的结果,当然以色列是赢家;巴解损失惨重,远迁突尼斯首都, 数年后又陆续返回了黎巴嫩;叙利亚军队也遭受沉重打击,但仍顽强地呆在黎境内;黎巴嫩也没有因此变成一个亲以色列的国家。1983 年 5 月 17 日, 在美国的撮合下,签署了一个“黎以停战协议”。协议规定,在叙利亚和巴解组织撤军的条件下,以色列军队将在协议生效后 8~12 周内撤出黎巴嫩, 双方结束战争状态。在黎巴嫩南部建立纵深 40~45 公里的安全区,由黎巴嫩政府军两个旅维持治安,由亲以色列的哈达德少校(“自由黎巴嫩军”司令) 任安全区副司令。
黎以停战协议的签订,在阿拉伯世界中引起了各式各样的反应。像埃及、沙特阿拉伯、约旦、摩洛哥等国则表示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支持;而叙利亚、利比亚、也门、民主也门等国和巴解组织则表示反对。叙利亚一再声明,叙军是应黎巴嫩政府的邀请进驻黎巴嫩的,与以色列撤军无关,叙军将继续留驻黎巴嫩。即使黎巴嫩政府现在提出要求,叙军也不撤。同时黎巴嫩国内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两大教派也因协议签订而进一步对立。黎巴嫩反对派各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民族拯救阵线”,要求现政府辞职和废除黎以协议。为了解决黎巴嫩危机,黎巴嫩新任总统阿明·杰马耶勒于 1984 年 3 月 5 日,在各反对派领导人与叙利亚外长沙雷举行会谈后,正式宣布废除“黎以协议”。
1983 年 7 月 20 日,以色列内阁作出决定,从黎巴嫩进行部分撤军。9
月 3 日,以军开始从阿莱山区和舒夫山区往南撤至阿瓦利河,共撤出 600 平方公里的土地。但黎政府仍然反对,要以色列全部撤军,并要求以色列提出一个全面撤军的时间表,但均遭到拒绝。最后于 1985 年 1 月 14 日,以色
列内阁通过了于 1985 年 9 月 15 日前分三个阶段从黎巴嫩撤军的计划,计撤
出土地约 2800 平方公里,于当年 6 月 10 日完成,历时 3 年的黎巴嫩战争,
就此宣告结束。但实际上以色列仍控制黎南边境约 800 平方公里的土地。 数年来国际社会都非常关注以黎两国及中东地区的和解问题,以色列认
为,一些极端分子组织和党派的暴力行动不断袭击黎南部犹太人住的“安全区”,于是在该地方加强戒备,并于 1994 年 7 月 25 日空袭了黎南部真主党游击队基地。次日,黎巴嫩总统赫拉维对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说,如果以色列在具体的时间表内从黎巴嫩领土撤军,黎巴嫩政府愿意派遣国内一半以上的军队前往南部地区制止当地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袭击。这是自 1991 年 10 月中东和会马德里会议开始以来,黎巴嫩政府第一次表示愿意派军队维持黎南部地区的治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年 12 月 21 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发生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被炸死人中有一名是真主党的负责人,黎安全机构便认为这是以色列人干的。黎政府军便严格了安检措施,给进出“安全区”的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逮捕了一些从“安全区”来的可疑人员。这便惹怒了以色列当局。1995 年 2 月 8 日,以军对黎南部港口——苏尔港进行封锁,2 月 23 日并扩大到赛达港及所有黎南部港口,其封锁线约占黎海岸线总长的 1/4。以色列国防部人士公开宣布:“海上封锁的目的,是为了压贝鲁特取消给‘安全区’居民带来麻烦和侮辱的措施”。而黎政府认为,以
色列对黎实行海上封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在黎取消安检措施,而且还为了压黎政府放弃对黎抵抗运动的支持,放弃在中东和谈中的原则立场。因此, 黎外长布维兹 2 月 27 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只要以色列对黎领土的占领继续存在,黎政府对抵抗运动的支持就会继续下去。”正由于双方成见很深, 彼此要价也高,要解决只有寄希望于第三者。不过黎内阁会议已责成外交部进行外交联系,希望各国驻黎使节要他们的政府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迫使以色列解除对黎的封锁,但也须待时日。1995 年 9 月 24 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说,他们希望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达成约旦河西岸自治协议后,以色列和叙利亚以及以色列和黎巴嫩的会谈也能取得进展,以便实现中东全面和公正的和平。同年 9 月 30 日,美约埃以巴五国首脑也发表了联合声明,其意与上基本相同。五位领导人还回顾了叙利亚同以色列的谈判所取得的进展,同时重申,他们确信这两个国家之间,以及以色列同黎巴嫩之间尽早缔结和约,将是实现它们在这个地区实现公正、全面和持久和平的共同目标的关键步骤。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问题很复杂而孕育着许多困难的因素。
1996 年 3 月初至是月 15 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在黎巴嫩南部连续 10
天发动袭击,打死以色列士兵 5 名,打伤 17 人。以色列沿黎边境和黎南部的
“安全区”受到威胁,以军队处于戒备状态。佩雷斯总理 15 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真主党连续发动袭击的目的,是破坏在埃及红海沙姆沙伊赫召开的和平缔造者国际首脑会议。他并指责叙利亚对真主党游击队不加制止而持纵容态度。以军不得不被迫予以还击。3 月 17 日,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在埃及同穆巴拉克总统会晤后对记者说,原定在今年(1996)5 月以色列大选前的恢复谈判已经不行了。3 月 30 日真主党游击队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 28 枚火箭, 作为对以军炮击黎巴嫩几个村庄、飞弹打死了两个平民的报复。4 月 13 日, 以军连续第三天对黎南部地区进行了两轮空袭,至少造成 6 人死亡,数人受伤。黎真主党游击队也向以北部发射“喀秋莎”火箭炮,毁坏了北部边境的谢莫纳村和加利利两个城镇的一些建筑物。从此双方对攻,大打火箭战。以黎也相应轰炸,黎首都贝鲁特、真主党住地贝卡谷地和以北部“安全区”竟成了彼此轰炸的目标,巴解组织(人民阵线总部)在黎北部的黎波里市的营地也被袭击。迫使以色列北部有数千居民逃离家园,黎巴嫩则约有 40 万居民挤入黎巴嫩首都避难。战火不断升级,双方交战亦甚激烈。4 月 18 日,以色列代号为“愤怒的葡萄”行动在过去一周内,共向黎巴嫩南部发射了约 1.1
万发炮弹,并出动了约 1000 架次的飞机对黎巴嫩进行空袭。尽管国际社会强烈呼吁冲突有关各方尽快达成停火,但黎南部局势仍然不断尖锐化。19 日, 以对黎又发动新空袭,用飞机、大炮猛烈轰击黎南部,摧毁了真主党游击队一个阵地,炸死游击队员 3 名;同时还对黎苏尔港东南部和奈拜提耶地区的多个村庄进行了轰炸。4 月 21 日,以色列暂停空袭,但炮击仍在继续。22 日以又扩大空袭范围,23 日以以 1000 发炮弹向黎南部猛轰。24 日双方互相轰击已进入 14 天,黎巴嫩损失惨重。单黎南部卡纳的一个基地就死亡 105
人,受伤 100 多人,酿成了“卡纳惨剧”。经国际社会的不断呼吁和美国的
直接斡旋,于 4 月 26 日以黎双方正式宣布停火,从 26 日凌晨 4 时(当地时间)生效。
佩雷斯在与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叙利亚、以色列和黎巴嫩三方已经就以黎停火达成了一份协议。克里斯托弗说,
以色列与真主党游击队已经就互不袭击对方的平民目标达成了书面谅解。 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说,由美国、法国、叙利亚、黎巴嫩和以色列五国组
成的一个委员会将负责监督停火。他还说,有关各方还同意组建一个国际协商委员会,确保向黎巴嫩提供用于战后恢复和建设的资金(综计这次战争损失达 5 亿美元)。
哈里里还指出,根据停火协议,真主党游击队将“有权”与黎巴嫩南部的以色列军队“进行战斗”。目前,在黎巴嫩南部以色列建立的“安全区” 内,驻扎着约 1000 名以军士兵。
当天在停火协议宣布之前,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领导人谢赫·哈桑·纳斯鲁拉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向新闻界表示,他的组织将遵守与以色列达成的停火协议。
说话容易做起难,防止以黎再动干戈任务仍然很艰巨。谁能保证真主党不再袭击以色列占领军。因为双方对“协议”的解释各有不同,何况“协议” 里没有保证长期停火的内容。
- 月 20
日,以色列与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在德国斡旋下,达成一项史无前例的协议,一致同意交换俘虏和阵亡军人遗体,由国际红十字会监督执行。次日,真主党代表在主要由什叶派控制的贝鲁特南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办事处把两名以色列士兵的棺材移交给该委员会的官员。这两口棺材由红十字会的救护车送到贝鲁特机场,装上一架德国军用飞机送往以色列。与此同时,以色列则把 123 具被杀的真主党游击队员尸体送回黎巴嫩,
并释放 45 名俘虏。交换地址选在黎巴嫩南部以色列占领的边界区进行,真主党除送还两名以色列军人遗体外,还要释放被俘的以色列代理民兵组织南黎巴嫩军的 17 名成员。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说,该协议是“迈向全面解决的重
要一步”。全面解决将包括释放被以色列突击队员 1989 年和 1994 年在黎巴嫩绑架的两位亲伊朗的黎巴嫩领导人。
内塔尼亚胡总理 7 月 21 日说,他希望在以色列和真主党交换俘虏和死亡人员的尸骨之后,这个由伊朗支持的游击队组织会停止进行反以色列的袭击活动。他又说:“真主党改变了态度,至于它是否改变政策,现在这样说还为时过早。”内塔尼亚胡又暗示,如果真主党停止袭击以色列,那么以色列最终会从它自己划定的“安全区”撤军。他说:“我们在黎巴嫩没有领土要求,我们在那里驻军是为了保护我国北部地区。如果不再有这种必要,那么我们将撤出黎巴嫩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