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格夫地区

以色列南部地区为内格夫,地貌呈尖角朝南的三角形形状,其西是西奈半岛,东边为约旦裂谷,北面是东高西低的犹地亚山。整个面积约 12200 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而人口却仅占总人口数的 7%。人们多住在该区的北部,以农业和工业为生。

内格夫地区基本上是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多断层褶皱带,其地质为石灰岩和白垩岩构成。它南部干旱,主要是低矮的沙岩山和峡谷,与纵横交错干涸了的河道平原。在那里,冬天雨季常爆发洪水。再往南,又是光秃秃的岩峰、火山口和岩石覆盖的高原,那里气候更加干燥,山峰更高。有三个风化火山口(即狭长的裂谷状盆地),其中最大的一个长 35 公里,宽 8 公里,深深地切入地壳。它展示出的岩石,多姿多彩。最南端靠近埃拉特,是一些由灰色、红色的花岗石所构成的峡谷,它早已干涸,一个个砺齿排牙,嵯峨峭壁,与那五光十色的砂岩层地表在烈日照耀下闪烁发光。

“内格夫”系希伯来语的音译,意为“南方的土地”。该地区有大量史前和早期历史的遗迹。中格夫高原就曾发现新石器时期(公元前 7 世纪)的燧石镞和铜器、青铜器工具(公元前 4000~前 1400 年)。《圣经》时代内格夫为游牧区,闪族的纳巴提人曾将很大一部分地区改造为兴旺的农业区。罗马帝国时代(公元 1 世纪)仍为重要的产粮区。7 世纪后逐渐荒芜和沙漠化,最后被废弃。此后 1200 多年来只有一些游牧的贝都因人生活在该地区。

1943 年后,内格夫北部成立了三个“基布兹”,开始在此发展现代农业。二战后北部和中部又建立一些新的“基布兹”。以色列建国后,政府为开发这大片土地,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大规模的灌溉工程。1953~1967 年历时 14 年,终就北水南调,把太巴列湖的水用管道和隧洞直

输到内格夫西北部,增加了灌溉农地 40 万公顷。由于解决了水,又加上内格夫日照时间长和采用化肥、改良土壤及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内格夫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业得到很大地发展,生产出优质的水果、蔬菜和粮食,被誉为“沙漠中的鲜花”,获得不小的经济效益及社会较高的评价。

内格夫除发展农业外,还大力开发矿产资源。死海南端的塞杜姆有提炼钾碱、溴和镁的联合企业,其南部埃拉特附近有提姆纳铜矿。有为陶瓷工业和玻璃工业提供原料的球土和石英砂。在奥伦和佐法有磷酸盐加工厂。佐哈尔地区已开发出天然气。内格夫东北部的迪莫纳是重要的原子能基地,国家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即建立于此。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新兴的城市也不断在内格夫出现。最大的现代化城市是“内格夫之都”比尔谢巴,贝都因人每周都有一次来此赶集,招徕不少国内外游客,对他们颇感兴趣。除此新兴大城市外,还有 1949 年发展的红海港口城市埃拉特,1955 年兴建的迪莫纳,1961 年建立的阿拉德等。内格夫北部发展的许多“基布兹”,其中最有名的是萨代博克尔“基布兹”。这里安息着它的成员、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重要领导人、现代以色列国家缔造者本·古里安和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