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军事技术的发展一、冷兵器时代的军事技术

人类最早的兵器,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界作斗争中所用的劳动工具。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逐渐扩大,劳动工具与兵器逐渐分离。恩格斯说: “古代的工具是打猎和捕鱼的工具,而同时又是武器。”①人类古代的生产工具经过由石器、铜器到铁器的发展过程。冷兵器的发展也同样,由石兵器发展到铜兵器、铁兵器。

**(一)石器时代的兵器。**人类早在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制造石刀、石斧和弓用矢镞的技术。在部落的冲突中,这些渔猎工具就成为人与人斗争的兵器。到原始社会晚期,带有锋刃的生产工具才逐渐从渔猎和农业生产工具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用于作战的兵器。这一变化大约发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二)青铜时代的兵器。**人类在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后,就逐渐学会了制陶工艺。冶金技术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我国在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发明冶铜技术。大约在夏代,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军队已装备了大量的青铜兵器。在欧洲希腊的克里特岛青铜兵器的使用约始于公元前 3000 年。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则始于公

元前 2800 年。青铜兵器的发展,与这一历史阶段的作战方式紧密相联。史前氏族部落之间的争斗,只是武装人群徒步作战,缺乏严密的组织指挥,对兵器也没有特定要求。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工具的进步和木工加工技术的提高, 使用木制战车进行车战逐步取代徒步格斗,成为军队的主要作战方式。步兵使用的标准装备是铜戈及较大的盾牌。车战兵器则主要是青铜戈、戟和矛以及青铜胄,皮甲和盾等,并随着车战的发展而不断改进。

①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12 页,战士出版社 1981 年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12 页,战士出版社 1981 年版。

**(三)铁器时代的兵器。**铁兵器首先出现于西亚,约在西周晚期,中国进入铁器时代。春秋时期出现了钢铁制造的兵器。战国以后,逐步进入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公元前 6 世纪,齐晋秦三国的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已进入到铸铁(生铁)阶段。

冷兵器一般分为手持兵器和投射兵器,此外还有防卫器具和攻守城寨的器械。

**手持兵器。**亦称格斗兵器。青铜时代的手持长兵器,主要有戈和矛等, 以戈为主。随着步、骑兵的兴起,戟在作战中逐渐取代了戈。战国后期铁矛开始较多使用,至汉代逐步取代了铜矛,矛头锋利,刺杀效果比戈好。戟出现干商比,由于戟的杀伤效能比戈高,很快便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之一。南北朝以后,由于盔甲的防御效能日益提高,戟逐渐被直刺功能更强、使用更轻便的枪所代替。枪是属矛类的一种刺击兵器,在中国,一直和火器并用到清朝后期。手持长兵器还有长柄刀、斧、钺、殳等。短兵器主要是短柄刀和剑,春秋以后,步、骑兵逐渐成为军队的主要成份。车战退居次要地位,兵器类型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新的战术要求大力发展近战短兵器。春秋、战国时代的冶炼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钢铁出现后,刀、剑的铸造质量大为提高。到西汉时期,钢铁剑骑兵已成为主要兵种,具有挥砍杀伤效能的环首刀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

欧洲一些国家的主要手持兵器是长矛和梭镖。梭镖和长矛是古希腊甲兵的制式武器,轻长矛用于投掷,重的用于马上格斗。剑是欧洲军队主要的近战格斗武器之一。随着制铁技术的发展,到公元前 1000 年时,欧洲的剑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形似马刀用于砍杀的长剑;另一种比较轻,形似匕首。古罗马短剑主要用于刺杀,比梭镖更为灵便。

**投射兵器。**投射兵器主要是弓箭、弩、标枪和抛石机等。弓箭问世于石器时代后期,能在较远距离上杀伤敌人,为戈所不及。因此,在发明黑火药前,一直是军队基本的投射兵器。此后,弓、箭的种类、质量都有新的发展。弩是装有弩臂和弩机的弓。在我国,最早的木弩出现在商、周以前,战国时期的弩机制造工艺已相当精巧。弩的命中卒比弓高,射程也比弓远,在实战中受到重视。在公元前 341 年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中,孙膑以万余弓弩手伏击庞涓部,“万弩俱发”.大败魏军,说明当时弩在战争中的作用。弩种类很多,大体分为轻弩、强弩两类。轻弩一般用于步、骑兵,强弩较笨重,用于攻守城寨及装在兵车、船上使用。

弓箭、弩在冷兵器时代,始终是主要的投射兵器。在西亚、印度和有重装弓箭兵和轻装弓箭兵的亚述军队中,弓箭也是主要兵器。对古希腊、马其顿、古犹太和古罗马军队来说,弓箭虽然也很重要,但只是辅助性的兵器。到 13 世纪,长弓在英国得到发展,成为战场上重要的单兵武器,从而加速了当时作为优势兵种的骑兵的衰落。在古罗马的投射兵器中,重标枪占有重要地位。它和短剑一样,出现于公元前 3 世纪。当时,古罗马逐渐形成了由支队组成的军团作战体制,单兵作战的士兵第一次摆脱了密集队形作战的束缚,这是随着短剑和重标枪这两种兵器的采用和完善而实现的。

抛石机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兵器,中国在春秋时期已经使用。东汉以后,成为重要的攻守兵器,在欧洲,抛石机也是各国军队中的重要兵器。古罗马军队使用的一种靠扭力发射的抛石机可将 40—60 磅的石块弹

出 450 米的距离,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攻城武器。

**防护装具。**用于防护人和战马的装具,主要有盾和甲胄等。防护性装具的发展与进攻性兵器的发展相互促进。在青铜兵器时代,防护装具主要是青铜胄、皮甲和盾。到铁器时代,由于铁兵器远比青铜兵器锋利和更具韧性, 防护装具使用了铁甲片编缀的销甲和兜鍪以及铁盾,皮制甲胄仅处于辅助地位。

盾主要用于防卫敌人兵刃、矢石的杀伤,是冷兵器时代主要战斗装备之一。在中国西周,盾已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盾一般分步兵用、战车用和骑兵用三种。步兵用的形状狭长,称步盾;车用的形狭而短,称子盾;骑兵用的盾为圆形,用带穿在臂上,叫骑兵旁排。

古希腊甲兵分为正规常备兵和轻装步兵两种类型。正规常备兵为重装步兵,盔甲较好,盾的直径约 2 英尺(61 厘米)。而轻装步兵的盾尺寸稍大, 足以遮住跪着的士兵的身体。两种盾都是圆形,用青铜制成。

甲胄是古代将士一种卫体的防护装具。甲用以防护身体,胄用以防护头部,两者常配合使用,因此“甲胄”是古代防护装具的统称。中国战国早期的皮甲由甲身、甲裙和甲袖构成,配有皮甲片编成的胄。战国后期,出现了铁铠,叫做铠甲,以及用铁甲片编缀成的铁胄,叫“兜鍪”。到汉朝,铁铠制作日益完善,逐步取代了皮甲。唐宋时期,铠甲和盔的发展更趋完善,形成一定的形制。在整个冷兵器时代,甲胄一直是重要装备。

在欧洲和西亚,甲胄同样是冷兵器时代的主要防护装具。希腊甲兵的甲和头盔都用青铜制成。古罗马军团士兵的胸甲,是在皮革上缀以重叠的青铜片或铁片制成。西亚的亚述军队最早使用了铁制的兵器和铠甲。希腊方阵的正规常备兵——重装步兵都戴头盔、短胸铠、裹胫甲。公元 8 世纪到 9 世纪, 随着骑兵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一些国家越来越多地使用携带长枪的重骑兵进行突击,护甲变得更为普遍和有效,9 世纪末,西欧披盔带甲的重装骑兵部队,最终击退了通常不用盔甲、主要兵器是弓箭的马尔扎人对西欧的侵略,保证了重装骑兵在此后近 400 年时间里在西欧国家中的优势地位。

**攻守城器械。**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氏族、部落就开始在住地周围构筑围墙、壕沟,形成了原始的城堡。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发展,城堡逐渐增多, 成为政治、经济中心,构筑也日趋牢固。城廓由夯土城逐步发展到砖城。北宋《武经总要》中记载了具有城楼、角楼、弩台、瓮城、城壕及羊马城等完备的城防体系。中国的长城,是以城墙为主体,与其他工程设施相结合的连线式防御工程体系,是世界著名的古代军事工程体系,古代亚述国的首都尼尼微有一条沿底洛里斯河修筑的长约 4 公里的宏伟石墙,该城的内城墙长达

13 公里。城堡的攻守战是古代战争的重要形式之一,攻守城器械也随着设防城堡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攻城器械有保障攻城部队跨越城外壕沟的“壕桥”、折叠桥:爬城用的云梯;装在轮车上用以观察城内敌情的“巢车”、望楼车:用以掩护攻城部队的■辒车。此外还有破坏城墙、城门的器械,如钩撞车、临冲吕公车等。公元前 1000 年,亚述国创建了最早的攻城作战体制,亚述军队攻城的基本器械是大型移动式术塔架和重型攻城槌。训练有素的弓箭兵在搭架上向城墙上的敌兵射箭,掩护攻城部队破坏城墙。安在塔架上的攻城槌有的长达 200 英尺,装有铁头,用数百名士兵推进。此外也使用云梯、吊索等攻城工具及挖掘地道。

守城器械有专用于撞击敌人云梯的撞车,烧毁三梯用的“猛火油炬”,

各种木、石,侦听敌人挖掘地道的地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