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役实践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军事学术界对于战役的形成与发展存在不同的看法。苏联军事学术界认为,自 19 世纪末期到 20 世纪初期,在俄土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才出现了战役的雏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役作战形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特别是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战役实践与战役理论才趋向成熟。它以近代新火器的出现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为标志,是反映机器时代战争特点的一种作战形式。18 世纪,若米尼提出“高级战术”,后来也有提出“大战术”、“小战略”,但未明确提出有战役这样一种作战形式,多将古代乃至近代较大规模作战行动称为“会战”。

19 世纪后期,西方国家才使用“战役”称谓。一直到 1984 年,美军《作战纲要》才提出“战役学”这一概念。对于战役在认识上存在这样明显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对战役概念及其划分依据。存在的不同认识。

我国军事学术界部分人士认为,以战役为研究对象的战役学,虽然形成于近代社会,但战役作战行动作为介于战争与战斗之间的一个层次的作战形式早已出现。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些战争行动就具有战役特点,如公元前 506

—前 505 年,在吴楚战争中,吴国以 3 万军队,千里远袭,攻入楚国都城郢;

楚国在得到秦国援兵后,经过 3 次作战,将其逐出楚国。吴楚每次作战都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区,并经过若干次战斗才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也有人追溯到公元前 11 世纪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从此以后,随着军队数量的增加,武器装备的改进,战争规模和作战地域的扩大,一次战争行动先后或同时在不同地区与方向,经过多次相当规模的战斗,持续一定的甚至相当长的时间,才决定战争的胜负,具备了“战”与“役”的特点。例如,公元前 224

—前 223 年,秦以 60 万大军与楚军数十万人分别在数个方向上一决雌雄;公元前 205—前 202 年,楚汉战争中双方累计兵力不下百余万,在纵横千余公里的广大地区,经过 10 余次较大规模的作战。每次参战兵力在十几万至数十万之间,作战地区在一、二十万平方公里以上,持续时间在一月乃至数月之久。这些都应算是战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役形式在战争的各个历史阶段、各个作战地区显示出其独特的特点,诸如规模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战斗激烈,消耗与破坏性都空前增大。不仅有各种规模的正规进攻与防御战役,也有各种敌后游击战役。正规战役中有陆上战役,海上战役、空中战役与防空战役,还有大规模的陆空、海空和陆海空联合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役作战实践的发展,为战役理论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战后各国对战役学研究更加重视。苏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战役作战的历史经验, 提出战区战略性战役的新理论。美军《作战纲要》增设“战役学”,指出战役学“是大兵团作战的理论”。反映了美军作战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和突破。美军所指的大兵团,是指军及军以上的兵力,相当于我们通常所指的集团军。可以说与“战役学”含义是基本一致的。总之,对于战役理论及其实践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各国军事学术界的重视。可以说,作为战役作战形式在古代已经初具雏形,到了近代火器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于军事,对军事学术的发展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役和战役理论逐步成为军事学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