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代军事科学发展趋势是各国军事理论既增加共同性,又保持 其各自特色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各国军事技术装备和作战方法的发展必然按照共同规律而发展,这样,就增加了各国军事理论的共同性。和平时期各国之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增多和军事科学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也使各国军事理论增加了共同性。特别是联盟军事集团内的各国,军事上各方面都力求统一,军事理论也要求一体化。即使是对抗国家之间,军事理论也相互影响。如在 70、80 年代,对立的美苏双方在战略上都提出核战争没有胜利者,转而重视发展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作战理论。在战役、战术上,美军原来没有战役一级作战的划分,70 年代以后,承认了“战役”,并研究吸收苏军战役理论的有关内容,发展了美军战役理论;苏军发展大纵深战役战术理论,美军提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都认为现代战役、战斗将遍及整个作战地域,席卷对抗双方全纵深,强调战役战斗的立体性质和突出纵深攻击;美苏双方强调火力在现代合同作战中的重大作用,采取增加数量与提高质量双管齐下的办法,大幅度地增强火力威力;美苏都高度重视机动在现代战役、战斗中的重要地位,美军称机动是“空地一体作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苏军则称自己的战术为“机动的战术”;他们都大力强化电子对抗的斗争。在作战指挥上,都强调指挥自动化的重大意义。在军队建设理论上,如部队的编组、装备、教育训练理论上,也出现了更多的共同点。所有这些,都说明美苏的军事理论的共同性日益增加。

虽然现代军事科学的发展,使各国军事理论的共同性日趋增多。但是, 我们还应看到,世界各国研究战争,发展军事科学,无不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和政治、经济利益需要。任何国家的军事科学研究,从战略、战术到技术装备的研制使用,都不能离开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以及作战对象等条件,因此,又都保持着各自的鲜明特色。在 80 年代, 同是纵深立体的战役、战术理论,苏军在纵深攻击上强调以火力和快速机动部队结合实施;美军则强调主要以优势的空军力量实施。在火力的运用上, 苏军以其数量的优势突出一个“猛”字;美军则以其技术优势突出一个“准” 字。在机动上,苏军强调坚决性,规定机动样式为包围、迂回、退却、包围与迂回结合等四类;美军强调灵活性,规定机动样式为正面进攻、突破和迂回三类。在同一军事集团内部,各国的军事理论也还体现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美国的核威慑,是全面核威慑;而英、法限于自身的军事实力

①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533—534 页,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奉行有限的核威慑。英国的岛国特点,决定了它数百年来一直奉行着海军战略及“边缘战争”战略;联邦德国的“前沿防御战略”与其传统军事思想一脉相承。这些都说明了各国军事科学发展并不因增加共同性而减少特色。

发展我国军事科学,需要面向世界,借鉴各国军事科学发展的有益经验, 但是,任何借鉴都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军情,从我国我军的实际出发, 继承优良的传统,探讨适用于我国我军的特殊规律,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