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事科学论著定稿的方式

一篇成功的军事论文、报告、总结或一部军事著作、条令条例,往往不可能草成初稿后即算完事,几乎都必须进行或多或少的精心修改才能最后定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认识、思想是逐步深化的,观点的表达是逐趋准确的,文字的推敲是逐臻精练的,文章的结构是逐渐严谨的。写作如同雕刻,有经验的写作家同有经验的雕刻家一样,无不是通过“先粗后细”的途径来完成作品。何况,即使一开始就从细进行写作,也仍然不可避免地会有所遗漏、重复与差错。因此,大凡治学严谨的军事科研人员,无不十分重视对军事科学论著初稿的修改、加工工作,把修改、加工过程不仅看成是改错、充实的过程,而且是精雕细刻和继续创造的过程。

对初稿的修改加工,包括的范围很广,应该说涉及论著的各个方面。主要的如有:审修初稿的主题,以分析、批判的眼光看一看所写的论著初稿, 是否客观地、如实地、全面地反映了课题研究获得的成果,修改那些不正确或不够确切的标题、论点,注意填补新发现的理论缺口和空白点,使之更完善、更准确、更鲜明地表述作者的思想、观点与科学结论;审修初稿的结构, 以科学的、逻辑的方法,通观全文或全书的结构体系是否严谨、各章、各节、各小节、各段落是否保持了逻辑的连贯性,有无前后矛盾的地方,进一步理顺论著的内部关系,调整那些安排不当的章节和段落,使章节与章节、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和照应更加顺畅、紧凑、和谐、连贯; 审修切稿的材料,从简明、全面、准确的要求出发,删去那些多余的、重复的、累赘的、无说服力的东西,同时根据需要,补充或改用一些更重要、反

映本质和有说服力的新材料,通过删削、补充、调换,使稿文更加精练、浓缩、充实,更加全面而有重点地反映课题研究的成果;审修初稿的语辞与图表,根据规范、准确、简明、生动、通俗的要求,逐段、逐句、逐词地进行认真推敲和润色,就是每个数据、标点符号、错别字也不能轻易放过,如有插图与表格皆应仔细审查与校正,使之图文并茂,浑然一体。

审修定稿的方式很多,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掌握和运用。一般来说, 都是通过由粗到细、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途径,反复多次完成全过程。对大一点的论文和论著,修改前必须通读一两遍,发现问题之所在,确定修改的重点和步骤。修改时,通常是审视论著初稿的中心主题和总体结构,进一步调整、完善整体布局和框架;然后,再逐章、逐节、逐段、逐句地从观点、材料、文字上进行推敲和改动,使内容与形式逐步达到圆满统一的程度。为了提高审修定稿的水平,还可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内行帮助评审和评议, 广泛听取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这项活动,可以放在作者自身基本定稿的基础上进行。待把各方面评审意见或修改稿汇集之后,再进行最后的修改定稿工作。

集体编写军事科学论著,整个的审修定稿工作就更复杂些。大体上应分四步走:第一步,按照写作计划的分工。每个编写人员自行审修自己负责的那部分章、节;第二步,由主编(或主笔)负责统稿,从总体设计、逻辑结构、语言风格和具体内容上,从头到尾地进行认真修改和初步定稿;第三步, 组织全体编写人员和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专门的学术讨论或评审会,让大家发表对初定稿的看法;第四步,仍由主编(或主笔)负责最后的修改工作,将大家好的、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到论著中去,形成送印审定稿。当然,这只是粗略地、一般地做法,实际步骤往往互相交错、反复多次,而且“主编”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核心小组,最后还可能有一个“上级审定”的问题,一切要以军事科学论著的性质、作用与范围来定。尤其是那些具有指令性、规定性、实用性的作战纲要、概则和战斗条令、条例等等,审修定稿工作甚至得由高级的、权威的领导与机关来主侍,参加者也不限于军事科研人员和编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