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代资产阶级军事科学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资产阶级军事科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各国的军事理论界注意总结大战中的经验教训,并根据新式武器的发展,探讨新的军事理论和战争艺术原则。意大利的杜黑、英国的特伦德、美国的米切尔等提出“制空权”理论,他们主张建立强大的独立空军,认为空军在未来战争中将起决定作用。依靠空中进攻, 对敌国政治、经济中心及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战略轰炸,即可迫使敌国投降, 赢得战争胜利。英国的富勒提出的“机械化战争”理论,法国的戴高乐提出的“职业军队”理论和德国的塞克特提出的“小型军队”理论,都主张依靠少数精锐的职业军队,使用坦克和飞机等新式武器来取得战争的胜利。富勒认为,坦克出现以后,陆军机械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战争将是一种纯粹的机械化活动。主张作战时,首先以坦克出敌不意地突向敌人的纵深,摧毁其首脑机关,同时以飞机轰炸其交通枢纽和补给系统,接着使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扩张战果,追歼逃敌,一次会战即夺取战争的胜利。法国的贝当提出依靠坚固战略防御工事制胜的理论。德国的鲁登道夫提出了“总体战”理论, 认为现代战争将是全面战争,要动员国家所有力量投入战争,既要歼灭敌人的武装力量,又要无情地打击敌国的工业目标和居民,战争进程将是闪电式的,力求速战速胜,他主张在决定性的地点造成必要的兵力和兵器的优势, 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种优势,突然地打击敌人。他指出突然性将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使敌人来不及采取反抗的措施。这些理论反映了军事技术进步条件下军队建设和作战方法发展的某些趋向,适应了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战争的需要。但经战争实践证明,由于过分夸大某种新式武器或某个军种、兵种的作用,往往得出错误的结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的军事理论囿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取得成功的阵地战经验,把坚固阵地防御理论奉为成功的信条,不惜耗费巨资,修建了马奇诺防线,实行消极防御,结果在战争初期即遭到惨败。波兰的军事理论还停留在“骑兵决胜”的时代,结果在德国的“闪击战”中亡了国。英国由于奉行海军制胜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陆军数量很少,装备较差,因此在同德军在欧洲大陆作战中遭到敦刻尔克的败北。德国和日本奉行“总体战”、“闪击战”的理论,在战争初期处于主动地位,取得一系列的作战胜利,占有很大便宜。但是,在同盟国军民的坚决抵抗面前,终遭彻底失败。战争实践证明,战争的胜负,最终要决定于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自然条件以及人的精神因素的全面较量。同盟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地面、海上、空中作战和登陆作战、空降作战、防空作战,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战争中, 大兵团作战的组织指挥和军种、兵种战术进一步完善,战役理论和合同战术

理论及其实践,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战争中由于作战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技术兵器数量多,物资消耗成倍增长,军事斗争对经济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大,军事经济理论得到了重视和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军事运筹学的产生。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和运用原子弹,标志着战争进入了核武器的军事技术时代,将资产阶级军事科学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